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

4月26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会上介绍,随着三孩政策的落地实施,区域性、结构性资源矛盾问题会进一步凸显,持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切实满足适龄幼儿的入园需求,更好地服务国家人口发展战略,促进三孩政策落地实施。

吕玉刚表示,认真做好入园需求的预测。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必然对人口的出生变化带来影响。推动各地根据出生人口的变化,乡村振兴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逐年做好入园需求的预测,这对资源的配置至关重要。同时要及时修订完善居住区人口配套的学位标准。

他表示,多渠道扩大普惠性资源,将进一步巩固破解“入园难”“入园贵”已经取得的成果,在进一步提高普惠水平上下更大气力和功夫。推动各地根据需求的预测,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的保障机制。

重点在农村地区、城镇新增人口地区加强幼儿园的建设,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鼓励支持国有的企事业单位,包括军队、高校、街道、农村集体举办各种类型的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的学前教育服务。

此外,逐步化解和消除“大班额”,也就是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园”的愿望,实现“幼有善育”的目标要求。积极推动化解大班额,把这个作为推进县域普及普惠督导评估的重要指标,推动各地逐步通过扩资源、调结构,将大班额降下来,改善办园条件,提高办园水平和保教能力,逐步实现幼儿园班额的标准化,为更好的提高科学保教水平创造条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