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前纺织印染助剂市场需求持续增加,而包装桶不能有效循环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全国人大代表、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创新印染助剂行业包装桶循环利用模式的建议。

徐冠巨表示,印染助剂行业包装桶使用量每年达1000万只,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因盛装产品有易清洗、可降解、环境友好的特点,印染助剂业约80%的包装桶经清洗后可回收利用,平均循环利用次数达5次,但目前行业内仅40%的包装桶作为周转桶使用,循环使用率低。他认为,重要原因是管理上存在模糊空间和不确定性

加大执行难度。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及环保部门有关函件,印染助剂行业包装桶属危险废物,应按危险废物管理,而根据生态环境部部长信箱有关回复,行业普遍认为如果回收本公司供应的包装桶可不作为危险废物管理,但收集其他公司的包装桶仍需按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由此导致部分企业心存疑虑,不敢将使用后的包装桶交印染助剂厂商回收利用。”徐冠巨表示,即便厂商只回收本厂的桶,由于印染助剂生产企业有2000多家,使用方不可避免向多家厂商采购原料,因为包装桶外观相似,回收不易区分厂商,且在运输、使用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标签破损、脱落等,导致难以区分厂商。

徐冠巨建议,应改革现有回收模式和管理制度,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和危险废物豁免管理的理念应用于印染助剂行业包装桶管理,建立“销一收一”模式,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符合循环利用条件的包装桶在收集、贮存、运输、清洗等环节进行危险废物豁免管理。具体而言,厂商当承担产品消费后的生态环境责任,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负责,特别是回收和再利用环节。

“建议在生态环境部牵头下,先选择有一定基础的龙头企业开展试点。”徐冠巨提出,同时,在试点范围内探索废包装桶分级分类管理,明确废包装桶分类方式,豁免条件、内容、方式,在环境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提高废包装桶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