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人间搬上天堂,谁把思念牵到远方
到底是谁、谁的呼唤,把我引向迷人的清江……”
当醉人的歌声响彻清江之畔,“为人民歌唱”——“人民艺术家”郭兰英艺术成就音乐会点燃土家源广场;当巴人后裔聚于武落钟离山脚下,以鲜花礼乐之仪,恭颂巴人先祖廪君;世人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这块丰腴与奇幻之地,这片文化厚重的巴方胜国——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相关资料图)
人文学者早已发现,在地球的北纬30度一线,存在着一个古老的文化积淀带;在东方,在中国,由秦岭中经大巴山到南岭,又是一条华夏古文明的沉积带;而长阳,正好处于这个东西南北风云摩荡的交会点上。
正是这造化的伟力,自古以来,长阳就是一个创造和发现之福地。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大堰乡钟家湾——
极不显眼的漆黑山洞,曾是孕育人类文明的子宫。
1956年出土的一块有两枚牙齿的人类上颌骨化石,让中科院著名的人类学家贾兰坡率队前来。数月后,一份科学报告《“长阳人”化石及共生的哺乳动物群》从北京发出,震撼了中外考古学界。
距今19.5万年的“长阳人”被正式命名,并被写入《辞海》和中学历史教科书。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渔峡口镇——
香炉石遗址是鄂西清江中游唯一一处保存较好的夏、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这里更是《晋书》中记载的巴人建立的第一个都城——夷城。开疆拓土、以启山林的巴人先祖从这里出发,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巴楚、巴蜀文化。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西湾——
1929年,革命的火种在这片饱经沧桑、热血厚重的土地上烽火燎原。第一支以土家族为主体、以军为建制的革命武装——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六军,即“土家第一军”诞生了。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今天的麻池苏维埃政府旧址、资丘七十七烈士纪念碑和太史桥抗战遗迹,就是当年血与火的见证。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榔坪镇乐园村——
“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50多年前,大山深处的长阳乐园首创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深受贫下中农欢迎。如今,合作医疗的火炬越燃越旺,源源不断的惠及着当代中国的亿万农民。
历史与自然的风云际会,造就了一个可以安放灵魂的长阳,
一块可以诗意栖居的长阳,一片文化之花在高处怒放的长阳。
长阳文化何在?
它在距今5.18亿年的清江生物群、距今19.5万年“长阳人”的化石里,也在“皆出于武落钟离山”的典籍里;
在大碗吃肉的人间烟火里,也在一针一线、一剪一裁的八幅罗裙里;
在南曲清新隽永的韵味里,也在山歌肆意抒怀的奔放里;
在撒叶儿嗬奔放豁达的鼓点里,也在出嫁时声声不舍的哭诉里;
在武落钟离山的廪君传说里,也在香炉石遗址的历史密码里;
在杰出诗人彭秋潭乡愁弥漫的竹枝词里,也在今人创造的巴山舞的颤动和摇摆里;
在“土家第一军”的满腔热血里,也在贾兰坡、潘光旦的深沉眷恋里;
当然,它更在当今长阳人民的一觞一咏、一颦一笑、一饮一啄和一箪一瓢里。
将文化纳入立法保护——专门制定《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推进历史文化生态保护区、红色文化生态保护区、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让文化走入万家生活——推动非遗文化走入村居、走进景区、走上舞台,《姐郎河》《梦回乐园》《花咚咚的姐》等文艺精品巡回展演;廪君文化旅游节、木瓜花文化旅游节、撒叶儿嗬争霸赛、万人年猪宴等品牌活动助力人气集聚。
根植文化基础教育——在中小学开设传统文化教学课程,健全完善“民间文化进校园,民间艺人上讲台”长效机制,更多青少年了解土家文化、热爱土家文化,争当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守护人。
文心史脉在传承中转化,在转化中超越——
清江画廊倒影峡景区盛装启幕,一步一景,一步一歌,民俗文化和自然山水相依相融;
游景区、住民宿、吃美食,长阳文旅产业发展总指数位居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县榜首;
打造最美土家旅居县城,擦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金字招牌,擘画“三山两廊一康养”蓝图;
绿色低碳发展争当示范,“民富县强城美”新目标加速前进;
以流域综合治理统筹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加快建成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清江流域综合治理标杆;
…… ……
从巴人廪君,到土家儿女,
绵延数千年的民族文化所蕴藏的种种活力,依然闪烁着璞玉浑金的宝光。
正如《山歌好比清江水》中唱的那样,
山歌好比清江水
清江就是土家乡
山歌唱的是生活无限好
清江流的是幸福万年长
(三峡晚报记者朱延筠/文 记者夏晓君 杜勇 景卫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