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天空刚泛起鱼肚白,在前往河口乡加池村的路上,只见身穿白大褂、背着背篓的锦屏县河口乡卫生院的一支医疗服务小队已在赶往村里途中。

“山高路远,同事们得早起赶路,才能给村里每家每户需要检查的人员足够的时间复诊、送药、检查身体。”锦屏县卫生健康局医改股负责人王昌勋说,像这样早起下村送健康的事儿每月至少3次。

谈起“背篓医疗服务队”,作为“领雁人”的王昌勋感慨万千。


【资料图】

锦屏县河口乡“背篓医疗服务队”乘船入村。姜佳信 摄

“河口乡有‘锦屏小西藏’之称,偏居一隅,加上这里被清水江和乌下江分割成为三大块,17个村散落在沿江的大山里,出行十分不便,很多从医者大多不想来这边来上班。”

凭着一腔热血,2015年王昌勋到河口乡卫生院工作,2016年正值我国开始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这意味着下村次数与需要携带的医疗设备将越来越多。

锦屏县河口乡“背篓医疗服务队”走过浮桥准备登岸。姜佳信 摄

2017年,王昌勋提出使用寻常百姓常用的背篓来背医疗设备下村建议,成本不高、省力方便的背篓得到院方同意并为每位医务人员配备,“背篓医疗服务队”正式成立,团队里有护士、临床医师、检验医师、影像医师、乡村医师等,人员匹配齐、专业度强。

“刚开始,村民说穿白大褂入户不吉利,我们受到排挤、不待见,后面看着我们背着背篓挨家挨户上门复诊、送药,平易近人的‘背篼’打扮加上我们热心肠的优质服务,赢得了群众的认可。”王昌勋说,团队以一颗医者仁心,赢得群众的尊重与信任,被群众亲切称为“背篼医生”。

锦屏县河口乡“背篓医疗服务队”入村途中突遇暴雨。受访者供图

“疫情严重时期,医生们还在挨家挨户看病送药,好医生啊。”已过古稀之年的文斗村村民姜大刚,是村里慢性病患者之一,自从“背篓医疗服务队”定期上门为他进行心电图、B超、尿常规等健康体检,并时常嘱咐他按时服药、注意饮食和多加运动后,一年不到的时间他的身体情况便有明显好转,现在每当说起“背篼医疗服务队”时,赞不绝口!

像姜大刚这样的患者,“背篓医疗服务队”的医疗系统里细细记得有台账。如文斗村患大病13人,患慢性病91人,均建立“一人一策”健康管理台账,建立签约明白卡,并在村民家里显眼处贴家庭签约医生信息及联系方式。

“背篓医生”王昌勋(左一)正在药房拿药。

不畏艰辛,不惧困难。17个村53个自然寨,每年每村平均上门服务达40多次,每位“背篼医疗服务队”成员一年中要花4个月以上的时间入村开展医疗服务……行医路难,但多年来,并没有一人提出辞职。

“作为本地人,我深知群众受病痛而不得医治的疾苦,所以当时从县医院调到河口上班时,我义不容辞来了。”河口乡医院护士吴述鹃说。

因工作需要,近几年像王昌勋这样的团队元老们大多都已调离“背篓”队伍,但对患者的问候、叮嘱成为他们的家常便饭,“背篓”背后的“背篼精神”让他们在新岗位上继续散发温度,温暖每一位患者。

“背篓医生”王昌勋正带领“背篓医疗服务队”行走在山路途中。

人虽去,精神永在。如今,“背篓医疗服务队”人数已从最初的9人增至17人的五支队伍,其中不乏有刚毕业的“00后”年轻后辈。他们纷纷表示,“背篓精神”是一个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他们将从前辈手中接下接力棒,传承好“背篓精神”。

今年上半年河口乡卫生院一组公共卫生管理服务数据显示,新生儿访视率100%,产后访视率100%,0至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90%,“两癌”筛查完成率100%,老年人体检管理率84%,高血压管理率95%,糖尿病管理率103%,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88%……“背篓医生”们正用他们的医术和医德、专业和奉献当好村民群众的“健康守门人”“生活贴心人”,不断增强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运镇

编辑 李娟

二审 刘思博

三审 田旻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