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记者从在贵阳召开的贵州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气象局省部合作联席会议上获悉,自202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共同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签署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的坚强领导下,贵州气象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明显进展。
记者获悉,截至6月已落实三年规划2023年总投资6.57亿元,达到规划年度投资的78%;1km分辨率逐1小时滚动更新的降水网格预报产品于5月份已经开始试运行,气象预报能力明显提升;新一代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已经完成省市县多部门应用、多手段发布功能建设;精密气象监测系统已完成5部X波段雷达和1套垂直遥感观测系统建设。
今年以来,省气象局党组高度重视,成立领导小组,细化各项任务,聚焦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气象信息网络、生态气象服务、乡村振兴农业气象服务、交通旅游气象服务五个能力明显提升。聚焦制约贵州气象业务发展的痛点和短板弱项,成立了重大政策、能力建设和开放合作3个工作专班推动贵州业务能力提升,积极推动解决基础性普遍性问题。
(相关资料图)
监测业务能力有效提升。完成446套地面站采购和安装。开展修文等12部X波段天气雷达建设,5部投入试运行;开展贵阳、威宁和普安3套地基遥感垂直遥感观测系统建设,1套投入试运行;建立多要素格点产品加工流水线,不断完善数据处理业务流程;开展基于WebGIS的“天擎”贵州实况建设,生成1公里10分钟的降水网格产品。
预报业务能力明显加强。进一步优化网格预报业务流程,初步建成1公里智能网格降水预报,实现2小时内逐10分钟滚动更新。基于多源数据融合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展短临预报预警研究及数值模式解释应用,暴雨预警精细到乡镇。上半年贵州暴雨预警信号提前量已达到100分钟。
服务能力提升成效显著。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机制进一步巩固,以预警为先导的灾害防御联动机制作用日渐凸显。应对极端天气的预警和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实现暴雨量级以上的预报产品落区精细到乡镇,建立的“24622”递进式决策服务流程在应对强对流灾害天气中作用明显。干旱监测和影响预报能力提升明显,应对2023年贵州春季干旱监测分析技术、干旱影响预报分析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数据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突破。建立贵州气象大数据创新中心,创立全国首个气象行业数据流通交易专区。在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开展气象数据流通交易。印发《贵州省气象数据流通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范气象数据流通交易活动,促进气象数据开发利用,保障气象数据安全,释放气象数据高价值潜能。
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能力提升明显。中国气象局和省人民政府气象科技创新支持力度为近年之最。云贵准静止锋、凝冻、团雾、“FAST”区域冰雹防控技术等纳入省科技创新实施纲要重大战略项目。贵州纳入全国气象部门省所改革试点,给予创新发展专项、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和经费支持。优化气象机构岗位设置,打通地编人员职称晋升通道,启用优秀年轻干部,提拔做出重要成绩的干部,造就一批“闯将”“干将”。
区域合作、协作取得积极进展。深化科研、业务、服务合作,贵州参与中国气象局云贵准静止锋机理与预报技术研究团队等9个西南地区业务能力提升攻关团队。共同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建设,以国家(威宁)防雹试验基地为基础,全面推进国家和西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建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赵勇军
编辑 段岚茜
二审 徐然
三审 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