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湄潭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外彻底整修一新的院区环境让人眼前一亮,随处可见中医药元素。“文化长廊”“中医文化墙”等图文并茂科普展示,让前来就诊的病人及陪同家属不时驻足、拍照分享等。


(相关资料图)

“经过修缮改造后,医院就诊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充分发挥中医优势,突出中医专科特色,增设组建针灸推拿科、国医堂、经典病房、治未病中心、中医膏方丸散的制剂中心等,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提升了服务水平。”湄潭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书记韩周双介绍。

一直以来,该院坚持中西医并重发展,按照“宜中则中,宜西则西,中西医融合”的方式持续硬软件能力水平,护航广大群众健康。目前,除ICU、急诊科外,设置病房的临床科室中医药深度介入率为100%。一季度,该院门诊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0%左右。

今年初,79岁的湄潭人李阿姨身患缺血性脑卒中,于县内就医,后因治疗效果不佳、状态加重,且随时面临危险的情况下,转入了湄潭县中西医结合医院,5天时间的中西医结合双管齐下,李阿姨情况得到明显改善,14天后生活自理便出院。

“县内的就医环境改善提升后,我们百姓不出远门就能看好病,特别是中西医结合双管齐下效果好,生大病也能有办法,不用往外跑,省了不少心。”患者李阿姨家属告诉记者,要是放在以前,这一趟外出就医路是必跑的,途中路费、医疗开销、生活花费更是比现在翻了几倍不止。

“在家门口享受医疗服务已不是‘新鲜事’。”韩周双介绍。近年来,湄潭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建立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联动医疗服务体系,推进湄潭县卫生健康基础设施“3+10”项目建设,即3家县级医疗机构的建设,10个镇、街道办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的整体搬迁,总投入16亿元左右,现13个项目均已投用,大大改善了群众的就医环境。

目前,湄潭县每千人拥有床位8.3张,远远高于贵州省平均水平。已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国家健康县。县域就诊率达92%,镇(村)就诊率达63%以上,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多发病不出镇、重病大病不外转。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便捷、高效的优质医疗服务,就医获得感不断提升,其中乡镇医院中西医结合方式,更是获得不少群众好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而中西医结合正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看夜间门诊的患者,请往传承创新楼2楼走。”每天晚上,虽然已过下班时间,依然有很多患者前来就医。

为持续推进优质服务,解决上班族、白天不方便就诊的患者以及白天没时间就医的难题,从今年6月1日起,该院治未病科正式开设夜间门诊服务。

从17时服务至21时,夜间门诊开设铜砭刮痧、拔罐、督脉灸、雷火灸、盐蒸、中药熏蒸、中药泡脚等传统中医诊疗。

“以前生病了却抽不出时间去医院,自从有了中医夜间门诊,没时间、排队长等看病问题得到了解决,上班看病两不误,不需要请假误工,夜间人少,就医过程也相对更快。”湄潭市民张先生说。

湄潭县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郑继珍表示,夜间门诊湄潭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提质扩能的一个缩影,让老年、上班族等群体拥有更灵活弹性的就医方式,会继续将夜间门诊开设下去,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卢世容王丹灵

编辑 骆航念

二审 张婷

三审 闵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