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岭自治县花江镇五里村与贞丰县平街乡花江村交界的喀斯特石漠化区域,崇山峻岭被北盘江切割出一道深深的裂痕,两岸峰峦蜿蜒、山崖耸峙,被称为“地球的裂缝”,在建的花江峡谷大桥就坐落于此。
眼下,北盘江两岸的陡崖之上,引桥已拔地而起,桥梁主塔高度逐日攀升,新的世界超级工程正在拔节成长。
花江峡谷大桥建设现场。
(资料图)
跨天堑——让崇山峻岭变通途
连日来,在花江镇五里村,花江峡谷大桥六枝岸项目施工现场,承建单位贵州公路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六安七标项目施工团队300余名职工全力以赴抓工期。此时,他们负责的六枝岸塔柱双柱浇筑施工突破百米,隧道锚双洞建设施工进入关键期。
隧道锚结构体是悬索桥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六枝岸峡谷陡崖坡度达80度至90度,现场地形落差大,坡面陡峭,对施工难度、技术以及施工安全都带来巨大挑战。
“大桥的隧道锚设计是目前山区同类型桥梁中设计最深、施工难度最大的。”贵州公路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王朝国介绍,隧道锚较深且开挖方量大,时间紧任务重,为提升工效和安全性,创新采用隧道锚多功能出渣系统,通过岔轨仅利用一条轨道同时满足出渣车和挖机、湿喷、孔钻等工程机械设备进出要求,缩短了隧道锚施工工期,兼顾了效率、成本及安全。
“作为一名‘路二代’,从目前世界第一高桥杭瑞高速公路北盘江大桥,到现在这座将刷新世界第一高桥纪录的花江峡谷大桥,我都有幸参与建设,深感荣幸。这是一次超级挑战,这是中国人超越自我的壮举,我们定当全力以赴。”项目常务副总工刘盛涛兴奋地说。
贵州公路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六安七标项目常务副总工刘盛涛
跨天堑,筑坦途。建设者大胆开展设计及工艺创新,攻下一个个难关:
创新山区高墩节段钢筋安装工艺,采用主筋+箍筋模块化吊具吊装,提升节段主筋、箍筋的精准对接,减少高空作业的安全风险。
创新横梁现浇支架体系的设计,针对索塔横梁结构特点,对现浇支架体系中的承重整体式牛腿及贝雷梁组合的无支墩支架体系进行专项设计,完成目前同类型桥梁中最大、距离地面最高的承重横梁精准施工。
花江峡谷大桥建设现场。
首次提出无中导洞的连拱隧道结构型式,提高连拱隧道施工效率,并提供了建设新思路。
除此之外,施工探索并应用料石加工场高效除尘系统、拌合站砂石分离系统、拌和站智能片冰机、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系统等四新技术,以达到提质增效、保障安全、绿色环保的效果。
花江峡谷大桥建设有序推进。黄飛鸿 摄
新名片——全国桥旅融合新典范
在“地球的裂缝”架起世界第一高桥,奇特壮美的景观自带观赏优势,而打造全国桥旅融合新典范成为大桥的又一重要特色。
近年来,贵州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实施大旅游总体布局优化行动,建设“索道省”“桥梁省”,发展桥梁旅游,探索一批旅游公路示范工程,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旅游公路建设经验,进一步推进公路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
2020年,贵州省印发《贵州省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工作方案》,将花江峡谷大桥列为交旅融合示范项目,要求开展桥梁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创新探索与示范。作为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上重要交通咽喉的花江峡谷大桥项目迎来新机遇。
施工现场,工程师们正在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安全技术交底、质量监督检查。目前,在贞丰县花江村,安龙岸项目建设总体进度已完成79%,其中,大桥6号主塔上横梁底板钢筋已全部安装完成,完成比例94%。
花江峡谷大桥效果图
花江峡谷大桥安龙岸承建方贵州桥梁集团项目负责人吴朝明介绍,在项目安龙岸将结合产业布局、资源开发,规划建设云渡服务区、桥梁博物馆、200米观光电梯、景观文化长廊、锚锭攀岩、高空观光水吧及玻璃栈桥式餐厅等桥旅融合项目,让游客体验在空中漫步,享受在云端品茶,因地制宜打造“开放型”服务区,发展和壮大路衍经济。
“在桥旅融合项目设计上,我们将桥梁单一的出行功能整合为集文旅、观光、研学、消费一体的复合功能,并对每个功能区设计精准把握,丰富桥旅融合设计案例。”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师、该桥设计负责人叶洪平介绍:“同时,在大桥外观设计上,我们也充分融入了当地民族文化元素,提升桥旅体验视觉享受。”
穿针引线,让沿路景区串珠成链。花江峡谷大桥及六安高速建成通车后,六枝至安龙的出行时间将由现在的3个小时缩短至2小时以内,花江峡谷将与黄果树、龙宫、双乳峰和三岔河景区形成黔西南一小时旅游圈,有力带动旅游经济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采丽
编辑 曾田
二审 陈玉祥 张婷
三审 田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