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相关资料图)
潘小红,1991年9月生,贵州省凯里市人。2016年毕业于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少数民族特色音乐系专职教师,镇远县报京乡松柏村驻村工作队队员。
>>>>>>>>>>
“老师,这不是最后一节课吧?”终于挤上座椅的龙健辉低声询问身后忙着维持秩序的潘小红老师。
听说省里和县里有媒体要来学校采访乡里刚刚开办不久的芦笙班,正课间休息的30多名孩子混杂在15名芦笙班学员中,争先恐后推搡着,大家一起涌进了学校会议室。抢座椅的、争芦笙的、交头接耳互相打趣的……场面顿时显得有些混乱。
11岁的镇远县报京小学五(2)班学生龙健辉告诉记者,平时他们的芦笙课都是晚上在村里的办公楼上,这次突然改在学校会议室,学员们还都穿上了过节时才会穿的侗族服装,且来了好多不认识的人,他便误以为潘老师是不是快要回城了,猜测这可能是最后一次课。
被小健辉误以为“可能快要回城”的潘老师,即贵州民族大学派驻镇远县报京乡松柏村的工作队员潘小红。
潘小红出生于“芦笙之乡”凯里市舟溪镇
“90后”苗族小伙潘小红,出生于“芦笙之乡”凯里市舟溪镇。很小的时候,他便跟着家里的长辈学吹芦笙、跳芦笙舞,耳濡目染,因酷爱芦笙演奏而成为一名音乐特长生,被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少数民族特色音乐系录取,主修芦笙专业,就读期间还曾师从芦笙演奏家杨昌树老师。2016年大学毕业时,潘小红因芦笙特长留校任专职芦笙教师。
两年前,潘小红以贵州民族大学驻村工作队队员身份来到了镇远县报京乡。
悉心指导
报京乡民族文化丰富多彩,“魅力侗寨”、中国传统村落——报京大寨曾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侗族村寨之一,这里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以上。2014年11月,报京侗族“三月三”入列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该节日以农事季节纪念祈愿丰收集会和青年恋爱社交为主题,踩芦笙是这一节日重要活动内容之一。
据介绍,报京侗族芦笙技艺传承,历来都是通过长辈口口传授,但近些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年轻一辈能够熟练演奏芦笙者越来越少,高超的芦笙演奏技艺更是后继乏人。
生动的课堂
为挖掘和弘扬民族文化精髓,培养非遗传承新生力量,今年2月15日,报京乡非遗传承培训班在报京村正式开班。培训班秉持“非遗传承需从娃娃抓起”理念,从报京小学招收了15名学员,课程内容:认识芦笙、演奏芦笙。利用现有资源优势,乡里出资购买了10把19管改良芦笙供教学使用,并邀请驻村工作队员潘小红公益授课。
培训班教学采取“理论+技能”“讲授+基训”相结合的模式进行。与在贵州民族大学课堂的授课对象不同,培训班上15名孩子,都是妥妥的芦笙零基础小白。开班仪式上,潘小红从“改良芦笙与本地芦笙的区别”讲起,耐心细致地分解讲授乐理知识,让孩子们通晓每一个音节的发音与操作的技巧,并手把手地指导学员们口呼气、送气与芦笙演奏时手指的搭配……每堂课开始前,他都尽量让自己从繁杂的驻村工作中抽点时间备课,因材施教,以让孩子们更好地吸收领悟。
小学员互相切磋
11岁的报京小学五(1)班学生周吉林,曾接触过寥寥数次打鼓与弹钢琴,她一直很羡慕城里孩子的那些音乐课。得知乡里要开设芦笙培训班的消息后,她积极地报了名。小吉林尤为珍惜每周有4个傍晚可以到村办公楼参加芦笙课的机会。每一次培训课,她都学得非常认真、投入,也因此迅速成长为班上悟性最好、进步最快的孩子之一。短短几次强化训练,她已经能吹奏出一个个音节。这些成绩的收获,她说得归功于潘老师教学用心,也很有方式方法指导,所以自己才会有如此长进,她希望这样的芦笙课程能一直持续下去。
学员们自信满满
潘小红与记者聊到了一个小插曲:2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那天,他到乡里去办事,乡党委书记姚伦权很是关心他所带培训班进展情况,并希望两个月后乡里将举办的“三月三”系列活动中,学员们能有个精彩亮相。潘小红默默应允,他相信孩子们。为了侗乡报京停办了3届的“三月三”又能笙声悠扬,下一步,他将严格要求自己尽可能地提升授课质量。
>>>>>>>>>>
相关链接
乡村振兴中的青春力量|“90后”驻村干部杨寅胜:走在乡村的小路上
文、图、视频/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缨
刊头设计/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怡
编辑/覃淋
二审/李冰
三审/金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