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返乡创业者而言,逃离“北上广”并不意味着做一条没有梦想的咸鱼,而是梦想的开始。他们心里的小目标不见得都很伟大,回到乡村也要顾及柴米油盐亲人关系,但越来越美的乡村不仅已留得住乡愁,还可以承载返乡创业者的梦想,让归来的新农人会越干越精彩。

“钱”“兔”似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两青年回乡成新农人

“00”后杨昌荣返乡养兔创业。

“目前,养殖场就剩下400多只母兔了,其它商品兔春节前早已卖完。”走进黔东南州天柱县远口镇客乡村兔子养殖场,姚淋一边给兔子投食,一边告诉记者,忙得不可开交。

今年34岁的姚淋,是村民津津乐道的养兔能手。可谁能想到,4年前,他还是个“门外汉”。

养殖兔子前,姚淋一直在浙江打工,一次偶然机会,他发现兔子养殖在市场上十分走俏,很受消费者欢迎,便将养殖兔子的想法告诉同村村民吴世海,两人喜出望外,一拍即合。

经过前期的市场调研和精心选址规划,2019年2月,养殖场开始动工建设,成立了天柱县远发养殖有限公司;同年9月从四川引进了600只比利时种兔进行试养,踏入了特色养殖之路。

“兔子繁殖周期比较短,见效快。”姚淋说,在他的悉心饲养下,兔子陆续上市,慕名前来订购兔子的人纷至沓来。第一批就出栏2400多只,收入13万多元,这让姚淋尝到了创业的甜头,对兔子养殖充满了信心。

“养兔子就是个技术活,管理不好就会影响成活率和产仔率。”姚淋坦言,创业初期由于缺乏养殖技术和经验,有时因兔子生病而束手无策。

为了把兔子产业做大做强,姚淋经常上网查看一些关于兔子养殖的信息,潜心研究,还专门去陕西学习,慢慢地掌握了养殖技术。

“养殖场内特别要讲究卫生,要经常对养殖场和兔子生活用具进行消毒。”几年的养殖经历,如今的姚淋,已从“门外汉”变身养兔能手。对于姚淋而言,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每天穿梭在养殖场内给兔子投放饲料,看着活蹦乱跳的兔子,心里乐滋滋的。

仅2022年,共出栏了1万多只商品兔,收入73万元。“希望在兔年里‘兔’飞猛进,前‘兔’似锦!”谈到新年里的打算,姚淋满怀憧憬。

在长顺县代化镇纳傍村岩脚组新风兔业养殖基地,同为兔子养殖户的杨昌荣正在给肉兔添加饲料,仔细查看兔子的生长情况,肉兔在他的精心照顾下,膘肥体胖,长势喜人。

杨昌荣是一名“00后”的大学生,去年毕业后在广东务工,因从小有着自主创业的梦想,在2022年毅然辞掉工作回乡谋划创业。

“养殖基地是2022年3月建成,目前有130只种兔,1600多只肉兔,现在已经销售了四批,上一批销售了1000多斤,总收益2万到3万,下一批已有客户预订了。”杨昌荣说,现在的肉兔价格相对稳定,他主要是销往四川、重庆等地区。

杨昌荣说,一开始邻里乡亲都认为从大山里考出去的大学生,应该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或留在大城市闯出一番事业才算是有出息,但他依然坚定自己的想法,不断探索市场和学习养殖技术,如今养殖基地迎来了一批又一批订单,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两次回乡创业

为追求梦想自讨苦吃

郭昌仁与技术人员一起研究种植技术。

上世纪末,郭昌仁从贵阳的一家企业辞职,毅然选择前往深圳打拼,那些年是深圳经济特区飞速发展的时期,这让郭昌仁大开眼界。

在深圳工作几年后,郭昌仁又去了上海、宁波打拼,但不管是从技术岗到管理岗再到销售业务岗,他一直在不断学习、积累创业经验。

“吃不惯城市里的快餐和速食品,还是老家的土产品好吃啊!”见证城市快速发展的郭昌仁内心深处藏着一个愿望:“回到家乡圆创业梦。”

2009年,带着多年打拼的积蓄,郭昌仁返回家乡发展农业。但由于步子迈得太大、种植技术不足、市场营销不好导致资金链断裂,经过四年的艰苦经营,最后还是宣告第一次返乡创业失败。

2019年,再次选择回到家乡附近的仁怀市鲁班镇星河村药材种植基地,继续从事农业相关的第二次创业。

没有技术怎么办? 那就拜师学艺,郭昌仁到广东、广西、四川的科研机构和大型农业企业去跟农科专家和技术人员学习种植技术和市场营销,从一个外行到慢慢懂行。

他瞄准了赤水河边的山坳。郭昌仁现在有50多亩地,都是流转承包农户闲置撂荒的土地,由他所创建的仁怀市莲苔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统一开发。

“农户可以得到土地租金和政府的退耕还林补助,还有平常的务工,都是请当地的农户参与,增加他们的务工收入!”近三年,合作社每年支出的劳务费将近10万元。

现在,郭昌仁的果园品种有清香橘、红肉脐橙、血橙、蜜春橙等。他对果园的规划是打造精品水果,未来还要发展农旅文旅一体化。郭昌仁说:“农业现代化就是要发展特色产业,打造新业态,实现产业融合。”

“我要让家乡成为有梦想的地方。”郭昌仁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苗绣达人返乡做刺绣

产品不愁卖

田峰林的苗绣车间里职工正在忙碌。

提花,贴片,刺绣……立春之后,乍暖还寒,位于黔东南州凯里经济开发区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的鑫田民族服饰厂房内机器轰鸣,不一会儿的工夫,数十幅精致的苗绣贴片被“绣”制出来。

这些绣片将被送至全省各个民族服饰加工点,成为苗族盛装的一部分。凯里市鑫田民族服饰负责人田峰林告诉记者,春节期间,鑫田民族服饰订单不断,用他的话说,2023刚开年就迎来了“开门红”。

田峰林是土生土长的贵州苗族人,小时候,因经常看妈妈在家里织布绣花感到好奇,耳濡目染中,他对刺绣充满情感,对民族文化的充满热爱。

1996年,田峰林决定出去闯一闯,见见世面,他南下广东的打工之路就此开启。这一年,他进入一家服装厂做仓管,因为勤奋好学,他把仓管工作做得井井有条。田峰林从小喜欢美术,没多久,他的美术功底被发现,他从一名杂工转身成为设计师,工资也从原来的几百元变成了几千元。几年后,田峰林东拼西凑筹了一笔钱,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开起了服装厂。

田峰林的服装厂站在了时代快速发展的风口上,刚营业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直到2010年,受黔东南招商引资政策的鼓励,田峰林决定放弃在广东的企业,到凯里创业。

决定回乡并非偶然,田峰林告诉记者,他想通过返乡创业,带动家乡百姓致富,传承贵州刺绣文化。2011年,田峰林带着6台机器回到凯里,创办了凯里市鑫田民族服饰。

回乡创业时机刚刚好,凭借在刺绣行业积累的经验和对布料、材质、款式、颜色的敏感,田峰林的订单越来越多。不仅如此,结合贵州市场,田峰林招聘了一批手艺好的绣娘,承接手绣订单,弥补机绣同一性的缺陷。他的厂房也逐渐升级为6000平方米的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银饰刺绣基地,为当地绣娘提供了数百个就业岗位。订单也从贵州辐射广西、湖南、上海等地,产品甚至漂洋过海销售到日本、迪拜等国家和地区。

“贵州刺绣市场大,活力足。”田峰林告诉记者,疫情对民族服饰的影响较小,他的企业没有受到太大冲击,主打的刺绣产品更是不愁卖,订单量更是逐年稳增。

为了更好地传承贵州民族文化,田峰林把他的厂房进行重新设计。一楼是银博馆;二楼是刺绣工坊;三楼是非遗苗绣体验大厅。

在田峰林的发展中不难看出,他的产业梦已经悄然发生改变,多了几分文化传承的责任和担当。下一步,他决心将公司打造成为一个集展示、体验、培训、生产为一体的企业。“希望把贵州民族刺绣和现代文化结合起来,让贵州的民族文化走得更远。”对此,田峰林很有信心。

叶鑫 黄静 王岩弟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 李娟

编辑 郝梦

二审 钟俊怡

三审 赵宏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