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获悉,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坚持发展“互联网+枫桥经验”贵州模式,多举措推动金融纠纷诉源治理工作高质量发展。截至2022年末,全省共建立金融纠纷调解组织68家,全部入驻法院调解平台,数量位列全国第二。 2022年共受理金融纠纷12011件,完成调解11467件,是上年的17倍,调解成功10051件,是上年的15.73倍,调解成功率达87.65%,各项数据均位居全国前列。
夯实组织建设,推动构建金融纠纷调解组织体系
拓展调解组织覆盖面。因地制宜破解难点堵点,推动金融纠纷调解组织入驻基层法院、金融机构和社区乡镇,不断拓宽调解组织覆盖面。
(相关资料图)
增强调解组织适应性。指导各金融纠纷调解组织与当地法院理顺工作机制,主动适应法院案件调解的相关要求;坚持“为民调解”,不断下沉调解服务重心,运用专业知识,借助专业力量,满足人民群众对调解服务的各项需求。
提升调解组织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制发《贵州省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联合会管理办法》,进一步指导推动金融纠纷调解组织优化治理结构,强化内部管控,规范调解工作,并通过对调解组织工作开展年度评估,提高业务指导的针对性。截至2022年末,全省已建立覆盖省市县的金融纠纷调解组织68家,较上年增加29家,全部入驻法院调解平台,数量位列全国第二;共与93家各级人民法院建立诉调对接工作机制,组成了789名涵盖律师、退休法官、银行从业人员等专业人才的专兼职调解员队伍并入驻法院调解平台。
强化科技赋能,提升金融纠纷调解组织服务效能
为切实提高金融纠纷调解组织服务效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指导各调解组织用好中国金融消费纠纷调解网和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两张网”,并实现“总对总”两网对接,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当事人申请、委派委托调解、出具调解书、司法确认等各环节在线办理,使调解服务可以突破时间、地点的限制,进一步提升调解服务的可获得性,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线上调解服务不受时空限制,为当事双方定争解纷发挥了很大作用。如,贵州省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联合会2022年共调解金融纠纷3903件,其中在线调解3894件,在线调解占比99.77%,在线调解成功3755件,成功率达96.43%。
加强源头管控,抓实金融纠纷诉源治理“两个源头”
推动金融机构切实履行金融纠纷诉源治理主体责任。指导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了解你的客户”“了解你的业务”以及内部控制管理相关制度和机制优势,积极将“应调”“能调”“可调”的金融纠纷通过调解方式化解,探索同类型纠纷批量化解。
不断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进一步延伸调解服务触角。遴选“蒲公英”诉源治理明白人,通过走村入户、建立金融服务微信群、建立纠纷调解工作室等方式,常态化开展金融知识精准普及和非诉解纷“多快好省”优势的宣传,发放诉源治理明白卡,积极排查潜在纠纷,及时化解已出现的纠纷,打通金融纠纷源头预防和化解“最后一公里”。如,人民银行黔西南州中心支行通过“调委会派驻工作室”方式,推动调解服务实现8县市全覆盖,不断缩短金融纠纷调解服务与群众间的距离。
深化金融纠纷诉源治理机制建设,打造“互联网+枫桥经验”贵州模式
为进一步保障金融纠纷调解组织高效履职,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牵头与贵州银保监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法院及省司法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金融纠纷诉源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金融纠纷诉源治理工作沟通会商制度,持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进金融纠纷高质量化解,不断探索打造出“互联网+枫桥经验”贵州模式。
以“金融消费者”为中心,建立“投诉+调解+裁决”小额纠纷快速解决机制。如,贵州省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联合会与省农信社、交行省分行等5家金融机构签订了小额纠纷快速解决机制协议,进一步提升金融解纷效率。
以“调解质量”为中心,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工作模式。如,黔西南州打造“受理+调解+执行”的一体化金融纠纷化解模式,强化州县统筹,探索在兴义市人民法院集中调解,做到全流程在线操作。
以“便民服务”为中心,构建“一站式”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调解组织入驻基层法院、金融机构和社区乡镇,不断扩大调解服务覆盖面。如,安顺市积极打造“乡镇法庭组织分派+调解组织巡回调解”的“一站式”上门调解模式,调解触角延伸到乡镇。
以“解纷效率”为中心,探索“集约化解”类型化纠纷工作模式。推进信用卡等类型化金融纠纷的专业化、标准化、批量化、规模化调解,探索类型化纠纷解决模式。如,安顺市金融消费纠纷调解中心通过批量调解方式一次性化解信用卡纠纷7起,西秀区人民法院现场进行司法确认,全程用时不到1个小时。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申川
编辑 彭杨
二审 王法
三审 顾海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