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为持续改善农村群众居住条件,今年以来,贵阳市以实施宜居农房风貌整治1万户为契机,选取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乡村旅游重点村、宜居农房建设试点、农村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红色美丽村庄等“重点村寨”为重点,优先把“产业发展需要、建设项目集中、基层群众期盼”的村寨列入2022年宜居农房风貌整治计划。截至目前,10000户宜居农房风貌整治已全部完工,改造后的农房,外观更靓丽,功能更完善,环境更优美。

贵阳市创新宜居农房风貌整治工作机制,明确乡镇作为实施主体,推动宜居农房风貌整治建设工作落实落细。通过采取先建后补、群众投工投劳两种方式鼓励农户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农村群众主观能动性,有效提高农村群众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行动力;在宜居农房风貌整治中坚持因地制宜,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通过“坝坝会”“个别谈”走村入户征求群众意见,按照“一户一策”工作思路制定整治清单,积极发动群众取用废弃的青石板、水缸、碓窝、猪槽等乡土材料,将现有的资源变废为宝,按照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宜花则花的原则,进行独具特色的庭院改造,既保留了地方特色文化,又丰富了建设内容。

同时,贵阳市专业化、系统性地培训农村建筑工匠1019名,提高了农村建筑工匠从业水平和专业技能,进一步夯实了宜居农房风貌整治建设的人才基础和技术支撑。此外,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及气候优势,贵阳市还探索将宜居农房改造与乡村旅游、乡村产业发展等有机结合,在充分尊重乡村原有风貌及特色传统的基础上,对农房进行现代化、便利化、宜居化改造,给乡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使乡村宜居又宜业。

下一步,贵阳市将继续推进宜居农房风貌整治,加强技术指导,强化质量监督,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切实提升农村居民居住条件和人居环境,让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有特色优势、有内涵支撑、可持续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露

编辑 方亚丽

二审 张恒新

三审 张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