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农业稳,天下安。近年来,贵州省9个市州着力构建种质资源保护、种子供应、农业机械供应、饲料供应、种植养殖、加工、分销、冷链物流、零售的完整农产品供应链,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


(资料图)

金秋九月,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如期而至。特推出“‘链’出贵州丰收味”系列报道,来吧,我们一起品尝这丰收的滋味。

张建平查看黄桃长势

“新时代的农民用一部手机就打开了农产品销售的新大门。”新农人张建平上个月借助互联网卖光了基地的黄桃,这几天,他依旧在桃园里忙得不亦乐乎:除草、整理断枝、疏通灌溉设施……

张建平家住铜仁市玉屏自治县朱家场镇柴冲村,村子四周种的都是黄桃树。可起初,当地老百姓并不看好黄桃产业。

“开始的时候,毕竟要考虑技术和销路等问题,就一直观望。”2014年,在外务工的张建平回到家乡。他心里寻思着:不能像父辈一样一辈子以种植粮食谋生,必须做出点事业。

2016年,玉屏深入推进土地综合利用,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县内大力推广黄桃等精品水果种植,对于返乡人员参与产业创业的,在技术等方面大力支持。

“在政府的统一扶持下,村里成片的土地都被种植户流转走了,再不下手就没有地了。”对于发展黄桃这件事,张建平观望了两年,最后还是乘着全县精品水果发展的东风,压上全部身家,流转村里65亩山地种植黄桃,准备大干一场。

果苗下地后,相关部门组建技术团队,从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到市场对接,一样样给果农培训,张建平也逐渐成了黄桃种植的“土专家”。

2018年,张建平的黄桃迎来初挂果。“手机拍摄图片,编辑好相应的销售信息,先在朋友圈给自己打一波广告,期待微信通讯录好友通过朋友圈评论订购。”

张建平将黄桃装车运往物流点

但相对于玉屏其他黄桃基地来说,柴冲村黄桃起步晚,朋友圈销售的想法并不尽如人意。张建平不得已只能把果子送给亲朋好友品尝,并到各大商超推销,甚至有时候还用三轮车拖着去街上售卖。

不仅是张建平的黄桃,过去铜仁很多农产品都出现了此类状况:拥有很高产量、优秀品质,却很难在市场上获得同等认可,难以达到产销两旺。

从“销不走”到“销不愁”。铜仁近年来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以提升农村电商应用水平为重点,线上线下融合为抓手,培育新型农村市场主体,推动农村商业体系转型升级,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渠道,促进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双提升。

小生产对接大市场,搭乘互联网快车道,包括张建平黄桃基地在内的32个玉屏黄桃合作社通过官微商城、淘宝、有赞商城、微信小程序、贵农网、邮乐购、有量电子科技、阿里巴巴1688等线上渠道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半个月的时间,几万斤黄桃鲜果在线上销售一空,只有一成利用线下零售。”坐在果园等订单,物流车直接开进基地,足不出园就能售卖果实,打破了传统沿街叫卖的消费模式,黄桃融入新型消费领域。

黔货云仓·玉屏节点仓

畅通渠道还不够,铜仁还积极点燃数字乡村发展新引擎,加快农产品电商全面转型。建设完善“黔货云仓·铜仁枢纽仓”,将本地企业及特色农产品汇聚起来,构建了“云仓+服务中心+站点+基地+农户”的一体化运营模式,形成了贵阳中心仓、铜仁枢纽仓、县级节点仓的省、市、县三级云仓供应链体系,减少了流通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将小农户与大市场精准对接,持续带动农产品销售。

通过枢纽仓平台系统,打通了与省级“黔货云仓”的数据接口,形成铜仁市级层面产品和库存的大数据平台,帮助省内外采购商及电商企业解决选品、货源组织和物流的难题,促进铜仁市农特产品广开销路,多渠道匹配采购商。

在大数据的覆盖下,市级枢纽仓和县级节点仓的产品及库存数据互联互通,仓配物流资源由过去的“货找仓配”转变为“订单调度仓配”,让货物与仓储无缝对接,最终达到统仓共配,“一个产品多仓卖”“零碎产品汇集卖”的目标。

“省级中心仓每天在全省调度,各仓根据后台订单直接发货。”铜仁枢纽仓总经理马礼说,在东西部协作的背景下,他们本土合作的土鸡蛋80%销往东莞,但仅能满足市场需求的50%。随着全省云仓的逐步完善,铜仁枢纽仓可以通过后台在全省调配发货,解决供应不足的问题。

铜仁玉屏直播达人刘小梅在直播卖鸭子

从田间地头到市场端头,从传统沿街叫卖到互联网销售,一根网线、一块屏幕、一部手机打通优质农产品“出山路”。紧抓数字化机遇,铜仁还充分利用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打造直播村和直播基地,促使农村电商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力抓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策划 尹长东 李玲 杨红 莫欣欣

执行 葛永智

编辑 杨羽

二审 刘诗雅

三审 闵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