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设”是自己给自己设定一个完美的公众形象。

人品则要求“依良知而行”,表里如一。


(资料图片)

世间有不少人,“人设”演得出神入化,人品却差到一塌糊涂。

透过“人设”看清人品,是一种本事,古书里记载,鸟兽有这种本事。

《列子·黄帝》中有一则故事,某渔夫每次出海打鱼,总拿小鱼喂天上的海鸥,时间长了,海鸥对他放下了戒心,近距离相伴玩耍。

渔夫的父亲听说儿子和海鸥相伴而游,便要求儿子捉几只海鸥给自己把玩。

次日,渔夫出海,动了捉海鸥的念头,人的心思一动,其神态则起了变化,渔夫的“爱鸟人设”在海鸥面前崩塌了。海鸥起疑,只在空中飞舞,不肯落下相伴了。

鸟兽未必真有一双慧眼,寓言想说明“形可欺,而神不可欺”这个道理。

世间偏偏有一些老戏骨,形神皆可飙戏,世人难知其心了。

唐代诗人王维,给自己设定的“人设”是隐士,乡野布衣,不过有人却提出质疑。

王维曾写诗感叹:“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王维在诗里表白,自己是一个村野匹夫,常与村民嬉闹,为何还是有人像海鸥一样质疑我?

王维在诗词里自称乡村野老,其身份却是朝廷命官,虽然宦途有些颠簸,不过,一生峨冠簪缨,从未辞官归田戴过方巾,去世时官至尚书右丞。

王维自称过着“褐衣蔬食”的清苦生活,时不时“松下清斋折露葵”,摘野菜充饥,却斥巨资购买建造“辋川庄园”。

台北故宫藏有一幅《临王维辋川图》古画,是宋人临摹王维原画而作,画中描绘了王维的巨大庄园建筑群,占地约二十里,楼台亭榭,鸟兽鱼池,样样俱全。

《云仙杂记》记载,王维的辋川庄园中,仅专门扫地的童仆就有十数人,需要两个童子专门扎扫帚,还时常供不应求,可见其规模之大。

难怪有人质疑王维这个“人设”不地道。

王维为何要给自己贴上“野老”的人设?仅仅是为了风雅?

风雅不能当饭吃,自称“山人”,无非是想多得实惠,少负责任,戴着峨冠,少受排挤,享受待遇,少受约束,骑在墙头,各不得罪,上朝遁世,相得益彰,鱼和熊掌,一样不少。

王维的“村老人设”没有崩塌,是因为当时信息欠发达。

换成今天,百度地图一搜索,“辋川庄园”的规模昭然若揭,“人设”也就现了原形。

文/漫画 周滔

编辑 徐微微

二审 杨韬

三审 王璐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