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路不通,山阻隔,干部下乡背背篼。干部走进去,是要群众走出来。背篼干部就这样一步一步,走完了长顺县敦操乡每一个村寨、每一户人家,走完这一趟,又去下一趟。

2012年,他们行走在敦操,那些故事那些人,再想起仍是美好的旧时光。在贵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之际,重新走访当年“背篼干部”精神发源地——长顺县敦操乡,看苦沉淀成甜,佐着岁月的酒,饮下这一口。

2012年,下乡路上的“背篼干部”陈邦德不惧辛苦,微笑面对。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旻佳 摄

每当想起那些年走村串寨,陈邦德都历历在目。因为山的阻隔,组与组之间相隔甚远,去一次最少便是一天。

12月份的敦操,气候早已经阴冷不堪。6点了,天还没亮,陈邦德揣着个电筒就出了门。本来就黑,路上还滑,可是这条路早已经走得熟悉到不能更熟悉了,他和其他的干部们正大步流星地穿梭在这树林当中。

走了几个钟头,终于到了目的地,宣教、调解、送物,忙完了吃上几口干粮又往回赶路。

“若是走慢了回去也就太晚了。”这样的路,少则一周走上一次,多则一周走上个3、4回。

“当时走在路上真的感觉到无助,甚至会想自己这样究竟为了什么啊?可是一想到老乡对我说‘邦德,你来了帮得,你不来帮不得’,又觉得好像一切都值得了。”

2012年,“背篼干部”为群众捎带生产物资。长顺县委宣传部供图

陈邦德也是当年背篼干部里的一员。早年间,他们手提、背包,没少给村民带东西。而后来为了更加便利,当时的敦操乡党委书记胡荣忠决定,给大家配一批草编的背篼,这样进山背着更方便点。

老乡们看着一个个精神的干部们跟他们一样,背着背篼走村串寨,就笑着喊他们是“背篼干部”。

对啊,他们就是“背篼干部”啊,背着职责,背着希望,背着民心。

“许多自然组不通公路,村民年年领救济粮。”2011年8月,曾德凯来到敦操乡任副乡长、武装部长。

2012年,“背篼干部”为群众采购生活物资。长顺县委宣传部供图

他犹记碎石的路,巨石的山,石缝里野草肆意地生长,而破碎的一亩三分地里长出几颗歪扭苞谷,吃不饱,富不起,低保成了主要收入来源,甚至养起了懒汉。

“曾经有位农户到乡里来责怪,为什么要有闰月,多的那个月又不发低保和救济粮,那个月的生活怎么办?”这个故事常常挂在书记胡荣忠的嘴边,曾德凯深知,如果光靠“背篼干部”们捎带点盐巴大米来脱贫,显然是不现实的。

每个人身上无形的背篼更重,他们要照顾留守老人和儿童,他们要想方设法帮助农民致富,这些农民就像他们的老人孩子、姑叔伯婶。

2012年,敦操乡村民住户情况。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旻佳 摄

“只有让他们搬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深山区、石山区,找到更合适、更科学的致富路径,才能让这里改天换地。”曾德凯思索道。

搬家,不是件容易的事。背篼干部们借着送物的机会,不断地宣传和动员,让封闭在山里的老乡们了解搬出来的好处。

“故土难离,老百姓不愿意也是人之常理,只有用时间和感情来感化,人心都是肉长的,他们最终会明白的。”王朝良还依稀记得,自己劝说搬出的第一家就是杨小塘。

上有老人,下有妻儿,四世同堂的杨小塘一家9口人住在山凹凹里。茂林修竹,却是破屋一间,冬难避寒,雨难掩身。不过,杨小塘家在村里尚且算条件不错,还能拥有一辆摩托车。

在王朝良的数次劝说下,杨小塘率先搬了出来,为的是两个孩子能够上好学。

2012年,“背篼干部”王朝良在路途中遇见斗麻小学11岁杨小班同学,他说从家到学校,每天来回要走近4个小时的山路。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森 摄

“那时,我家光华才6岁,瘦瘦小小的。早上6点不到,他就起床去镇里上学,晚上再赶着山路回来,到家都是7、8点了。”一说到孩子,原本不爱说话的杨小塘也忍不住打开了话匣子,“他一回家倒头就睡着了,累得饭都不想吃,怎么不心疼。”

有时,从村里回乡镇的路上,王朝良会遇到杨小塘的大儿子杨小班。

“小班,长大想做什么?”

“想当老师。”

“为什么要当老师呢?”

“能赚很多钱。”

“赚钱干什么?”

“修漂亮的房子,过好日子。”

“过好日子。”这个10岁的孩子,说出了山里人最质朴的理想。

2012年,根据长顺县敦操乡统一安排,规划建设了敦操乡富民小区。至今,已搬迁入住了118户650人,杨小塘一家也在其中。

2012年,敦操乡村民在田间耕地。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森 摄

受自然条件所限,敦操乡不适合发展规模以上产业,当地因地制宜推进麻山产业发展,做好林下套种其他产业文章,推进“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全力推进产业选择落实,向有限的土地要最大的效益。

2020年1月8日,敦操迎接“大考”,摘到了贫困的帽子。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

目前,敦操乡紧扣农业产业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做好以山地特色为主的经济作物产业管护工作,全乡共种植花椒1360亩。与此同时,采取“养殖场+散户”的模式,发展生猪产业,现存栏生猪1620头。

如今,搬迁出来的杨小塘又在准备筹建自己的新房,大儿子杨小班备战高考,二儿子杨光华则准备中考。

敦操的天空,逐渐放蓝。未来是什么?是属于敦操的他们,属于风犬少年的浩瀚天空。

相关阅读>>

【专题报道】2022对话2012:背篼干部把贫困背出大山

【微纪录片】背出大山

【背出大山①】孤勇成军

【背出大山②】苦尽甘来

【背出大山③】改天换地

【背出大山④】无名之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策划 王璐瑶 田旻佳

文字 田旻佳 彭瑾

通讯员 李良科

图片 李森 田旻佳

设计 聂婧文

编辑 胥芬芳

二审 刘思博

三审 闵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