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地处西南多山之地,少数民族众多,各依山傍水而居,区域少数民族文化浓郁,儒学在贵州长时间呈现出凝滞的发展状态。直至晚清时期,以黎庶昌、莫友芝、郑珍等为代表的贵州近代儒学先锋打通了从边缘到中心的儒学之路,呈现出贵州儒学蓬勃兴起之状。谭德兴教授从贵州儒学与文化、贵州儒学与文学的角度切入贵州儒学的研究,《近代儒学与文学:以边省贵州文人群体为中心》(中华书局2021年11月出版)是他在此领域深耕的宏大成果展示。这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近代儒学与文学:以边省贵州文人群体为中心的研究”的最终成果,是关于近代区域儒学与文学关系研究的典范之作,结项时与出版后均获得了学界极高的评价。

该著作以家族、科举、史学、经学与女性文献为类型代表,以近代贵州文人群体的心路历程和著述盛况为考察中心,以儒学与文学互动的研究方法,探索近代贵州儒学繁荣的原因,揭示出儒学的发展繁荣是近代贵州文化与文学发生质变的根本原因。本书第一次对边省儒学与文学之互动进行深入探析,全书选取的研究对象具有典型性,取得的研究结论具有较高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对进一步研究儒学与文学之互动关系,儒学南传之表现、特点与影响,以及近代中国社会文化之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史学视域下的边省贵州儒学盛况再现

本书通过历史文献研究呈现了贵州近代儒学繁兴的一段历史,这是对长时间处于儒学边缘的贵州地域近代绚烂儒学的历史再现。本书呈现出贵州近代以来儒学家涌泉而出、儒学著作影响海内外、儒学学宫与书院大肆兴起的发展盛况。从大量的史志文献、地方志、图谱中梳理出近代与近代以前贵州儒学的发展概况。在历史文献中追本溯源,将贵州儒学的最早起步溯源于汉武帝时期。历述郡文舍人犍、尹珍、播州杨氏、王阳明等人对贵州儒学的巨大贡献。清代,贵州儒学进入了“声教涵濡,久成邹鲁”的儒学繁盛时代,贵州儒学人才大量涌现。儒学传播影响下的贵州知识人在科举考试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新著据《贵州通志·选举志》统计出:道光朝贵州有进士95人、举人596人。咸丰朝有进士30人,举人90人。同治朝有进士45人,举人389人。光绪朝有进士45人,举人389人。光绪朝有进士143人,举人706人。贵州于明代有经学家共计15人,而清代则达到近百人(98人)。贵州明代经学著作计19部,而清代则达到204部,呈现出儒学繁兴之状。出现了诸多享誉海内外的儒学者与儒学著作,如黎庶昌《拙尊园丛稿》《古逸丛书》、郑珍《巢经巢经说》《仪礼私笺》,郑珍、郑志同父子的《说文》系列、傅玉书《象数蠡测》《卦爻蠡测》、孙应鳌《淮海易谈》等,这些著作涉及域外汉籍、小学、音韵,是蜚声清代的学术著作,具有长远的学术影响。本书在贵州儒学之地发现了勃勃的生机,通过历史文献的梳理,揭示出西南巨儒黎庶昌、郑珍、莫友芝等在经学、文学、文献学、图书收集与刊刻上的巨大文化功绩,可与此一时段之中原儒学者相比肩。新著对贵州近代历史上那些试图打通从边缘到中心的儒学人物的系统梳理,既是对贵州区域儒学以人物为核心的深入研究,同时也将遥远的先贤与生生不息之薪火相传的儒家文明相联系,在历史的谱系中寻求贵州儒学之士延续不绝的精神之光。

地理视域下的近代贵州书院及其儒学精神

本书在历史地理的谱系下挖掘出明清时期贵州共有141所书院,这些书院是儒学传播的重要载体。贵州之域多环滁皆山、林壑优美、水声潺潺之山水胜地。山水之间,与世隔绝的清幽之所,是士人读书治学养心修习的诗意栖息之地。明清时期,贵州书院繁多,本书对这些掩映于山林之间与学宫相区别的书院做了系统的研究,并阐发其从选址、建筑、园林景观、研习内容等方面所具有的儒学意蕴。本书指出贵州书院在选址上充分体现儒家人与自然合一的修身养性之功,主体建筑、匾额、楹联等亦呈现出儒家立德、修身、教化等儒学内涵。贵州近代书院教育的特色,是在经史子集诸领域,独取经学为教,作者指出:“即使在晚清时期,贵州儒者仍然坚守着经学教育,这是近代贵州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近代贵州文化能居全国前列的重要原因。”这些历史遗迹中的贵州近代书院对明代以前几乎处于儒家文化“荒蛮”之地的贵州在清代跃居全国文化发展前列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促进了贵州人才的培养。

新著通过遵义著名书院川湘书院的研究,揭示出书院在贵州儒学的传播与人才培养中的巨大功能。郑珍、莫友芝、黎庶昌等西南大儒都曾在川湘书院中学习,书院既是一个风景佳胜之处,同时也是儒家知识人聚集的读书场所,是一个区域不断积聚的文化精神与学术呈现。对这些书院的研究,有助于建立起贵州近代与当代学术脉络的纽带,让后世知识人在书院这一历史的遗存中感受儒家文化的传承脉络与贵州先贤自觉传承并实践儒家文化的责任担当。在“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山水之间,在人与山水的亲切对语中感受儒家文化融人文精神于自然和融之境的生命体验。本书通过方志研究,揭橥出那些掩藏在历史废墟中的贵州书院文化遗产,她们在贵州儒学发展过程中承担起儒学知识教育与心性教育双重功能,她们曾经承担了一段儒学繁盛期最为朴实动人的历史使命与文化功能。

家族视域下的儒学之光

家族文化是近代贵州儒学文化中璀璨的明珠,光芒四射。遵义沙滩文化家族在近代贵州史上尤为显著。遵义沙滩文化家族主要由郑、莫、黎三家组成,三家互通学术、互教子弟、互通婚姻,形成由地域、姻亲与学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家族联盟。

本书从《黎氏家谱》文献中勾勒出黎氏族人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从四川广安迁徙至遵义乐安里沙滩官庄。黎氏族人定居在景色秀丽的禹门沙滩。沙滩山水环绕,有乐安江穿流其间。黎汝谦描述云:“负山临水,层峦环秀,绿水潆回,乔木幽篁,四时苍翠”,黎汝谦对沙滩故地的诗意描述与当今黎氏故里的景致相一致。锄经堂位于沙滩黎氏故居,黎安理以“带经而锄”将其读书楼命名为“锄经堂”。耕读相伴、耕读持家、耕读之乐的儒家理念贯穿其间。据民国《续遵义府志》载黎安理长子黎恂丁忧辞官,从浙江购置数箱书返回遵义,充实扩建锄经堂,有图书三万卷,为当时黔中书籍之首。本书根据黎汝谦《锄经堂记》所载锄经堂之始末,可知锄经堂之名,数代不变,可见家族内在的凝聚与传承力量。锄经堂经由多代建构,可见其间的心血与信念。“黎氏所藏图书文献,为遵义沙滩文化的发展繁荣打下了重要基础,郑、莫、黎诸多人才皆受益于黎氏家族的锄经堂。”一个经历了黎氏三代人苦心经营的藏书楼成了沙滩学人共享的精神资源,郑珍在这里“鼓箧读之,恒达旦夕,肘不鬲案,衣不解带”。黎庶昌青少年时期徜徉在这“缺墙西南隅,面山有庭三楹,积书二万卷”的书籍的世界里。锄经堂以富足的藏书,融万物荣枯之莳花灌树于其间,成了建构黎庶昌、郑珍、莫友芝儒学知识的最初源泉。作者指出“黎庶昌出使日本,努力搜求中国流失日本的宋元旧版等珍贵图书,刊成《古逸丛书》二十六种二百卷。《黎氏家集》也是其出使日本时在官署刊刻的。其在四川道,又刊刻宦懋庸《辛斋诗钞》《辛斋诗文钞》等。在家族文化建设方面超越前代,视野跳出了黎氏、遵义乃至贵州、中国范围,将黎氏家族文化推向世界,实现了更高境界的家族文化建构。”锄经堂成了沙滩学人儒学建构的原点,是他们精神的故乡与生命故乡的合一,他们从这里出发,将散发着沙滩文化气韵的儒学精神散发到日本与欧洲国家。

岁月的沧桑化为文字与历史在沙滩家族文人的精神血脉中代代相传。本书还指出儒学熏染下的黎氏家族重视其乐融融的家族伦理,他们通过诗篇、散文、墓志铭等文学形式呈现出一个文化家族显著成就背后巨大的亲族之情。黎氏家族诗人以诗表达了离别父母的忧愁,呈现出黎氏家族对以父母、兄弟、夫妻为中心的家族之情的眷念。诗篇既是一个学而优则仕的仕宦中人对于儒家责任的自觉承担,同时也是儒家知识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学理想的生活常态化表达。黎氏家族诗歌书写是关于志向、理想、伦理与亲情的综合书写。儒学熏染下的黎氏读书人以诗书为基点,以故乡为起点,在学而优则仕的启迪下奔赴全国做官任职,在变幻的时空中,黎氏读书人敦睦室家、孝亲父母、琴瑟妻子、和睦兄弟,呈现出其乐融融又生生不息的家族情感和家族力量,这种力量绵延至今,成为沙滩学人共享的精神渊源。

女性视域下的儒学华章

近代贵州儒学与文学关系研究是一个崭新的学术命题,作者在作为男性儒学主题的基础上,挖掘出那些散佚在家族、方志、家藏本中的女性诗文文献,呈现了文献整理之巨大功力与功劳。新著从历史、家族、女性、区域等维度呈现出贵州女性视域下的儒学华丽篇章。

贵州女性文学在贵州儒学兴起之社会环境、家庭与外来文化的影响与刺激下蓬勃兴起,是作为男性儒学主体呈现的主要补充。本书在零散的历史文献中收集并考证贵州女性文学作品,一一考述近代贵州闺秀诗集,并做了详细解题,揭示出贵州女性作品在内容上描写贵州旖旎之自然风光,叙写家族伦理之情,关注社会民生疾苦。(页491-507)新著从女性的视域呈现出贵州近代儒学滋养下五彩缤纷之女性诗篇。

作者从地方志文献与家藏文献中收集那些丢失在历史碎片中的曾经鲜活的女性诗篇,这些诗篇承载了贵州女性的生命意识、儒家操守与审美特质。如毕节诗人陈枕云,作者从《贵州通志·列女传》中辑出其“著有《滴碎愁心集》”。《滴碎愁心集》,取诗中“那堪一夜芭蕉雨,滴碎愁心泪未收”为志愁心也。“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之萧瑟亦成为女诗人抒发人生感怀的重要时节,她有《秋晴》《秋月》《秋露》《秋风》《秋雨》《秋树》《秋阴》《秋宵》《秋山》《秋菊》《秋虫》《秋夜吟》等关于秋天的诗作,这些诗“是一幅秋天的立体图景,有山有水,有雨有露,有风有树,有花有虫,有风有夜,有晴有阴,秋意越浓,则越能呈现诗人的内心愁绪。”女诗人未嫁而婿卒,年甫十七,以女守贞,奉养孀姑廿载,其间的年华与青春、美好与无奈、命运与理性都付与着这“晚节耐寒甘向冷,佳名寄傲早流芳”的菊花,诗人于是“无奈愁心凄婉转,年年深负一枝香”。这是一个沉浸在儒学与文学世界中的女性最为悠远有力的呼唤,她有“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自修,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沉潜隐逸,还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想象与期盼。作者从那些隐藏的文献里挖掘出那些鲜活而又美好的贵州女性之声,她们在儒学的家庭里成长,在儒学的思路里生活,在儒学的规范里坚持,她们用诗的语言诉说着近代贵州女性文学与儒学相依相存又略带紧张复杂的张力,于是“诗歌成为诗人泄导哀愁的唯一方式”。本书展现了贵州女性以诗歌的方式观照现实社会与现实人生,这些诗篇呈现出贵州女性在家族情感之中升腾起对于现实的拯救与担当之情,性别成了她们干预世事的阻隔,诗歌成了她们连接理想与壮志的纽带。本书揭示出贵州女诗人在儒学的教养下成长,在儒学的理路里修身爱人,在儒学的框架下安身立命,在大山深处吟唱出一曲高亢而清亮的女性华章。

本书在零散的历史文献中寻觅那些关于贵州近代女性的文字与诗篇,将他们一一展现,历历如绘,让我们在这稀缺的女性诗文文献中发现那些隐藏在青灯黄卷下的女性的生命之光。这些诗篇是诗也是画,是一幅幅优美的女性读书、生活、日常之画卷,呈现了贵州近代女性的读书场景、日常生活与四季更迭的风光景致。贵州近代女性在日常生活之际徜徉于以《诗经》、杜诗为代表的儒家的典籍之中,在儒学的精神里寻找不离闺阁庭院之所束的生命之光,在儒学的滋养下以绚丽的文字写作五彩斑斓、众声喧哗却又波澜不惊的人生,她们在儒学与文学交融的精神、情感与观念的世界里用诗的文字写出贵州近代女性对于儒家生命与自然生命的深切体认,叙写四时之风物与跌宕人生中的坚守与理想,是女性所书写的儒学华章。

谭德兴教授《近代儒学与文学:以边省贵州文人群体为中心》从历史、地域、文献、家族、书院、女性等维度揭橥出近代贵州儒学繁兴的样态,在儒学与文学的研究视域下揭示出贵州近代蔚为大观的儒学与文学交融形态,是儒学与文学研究的典范之作。

>>>>>>>>>>

相关链接

谭德兴,湖南人,复旦大学博士,四川大学博士后。现为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二级教授、省管专家,研究生导师,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诗经》学会常务理事,贵州大学学术、学科带头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其中重大专项“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1项,一般项目2项,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贵州优秀科技人才省长资金项目2项,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项目1项。出版专著7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贵州省首届青年创新人才奖,贵州省直高校十佳教职员工。               

付星星,文学博士,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有关儒学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

文/谭德兴

视觉/实习生 任梦娟

编辑/邱奕

二审/赵相康

三审/李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