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流行一段鸡汤短文:一勺盐,倒进杯中很咸,倒进湖里很淡。想以此劝慰人们,心量大遇事云淡风轻,心眼小遇事坐卧不宁。

心态和情绪的好坏,真的和心眼大小有关吗?

晚清小说《老残游记》里有一段故事,县吏申子平隆冬时节进山公干,一路迎风冒雪,束马悬车,叫苦不迭。寒山雪夜,明月晃晃,又闻过路山虎长啸,毛骨悚然。

后半夜终于投宿到山居人家,喝了暖酒,吃了饱饭,抱着暖炕,望见窗外冰雪晶莹,明月高悬,甚至产生了上山赏雪的雅兴。

冰雪山月依旧,人的心态和情绪却有天壤之别。

只因先前的山月,威胁到自身安危,而坐在暖炕上,隔着窗户欣赏的山月,威胁不了自身安危。

王羲之的千古名篇《兰亭序》,里面有两句经典名言,“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情绪因所遭遇的事物变化而变化。

眼前遭遇的事,感觉对自己有利,心态情绪就好,感觉对自己不利,心态情绪就差。

“情随事迁”也有例外,相同之事,有人耿耿于怀,也有人若无其事。

古人听见猫头鹰叫,认为是不祥之兆,惶恐不安,今人却满不在乎。

当人能够透过现象,认识到事物本质,预见到未来的结果,心态和情绪就会稳定得多。

以此看来,心态和情绪的好坏,与自身利益安危有关,置于事中,一勺盐犹如倒进嘴中;置身事外,一勺盐犹如投入江湖。

心态情绪也和认知高低有关,认知提高,眼界宽阔,格局打开,才能“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我们肆意笑人斗筲小器,不如自己设身处地,枉然劝人心胸宽广,不如帮人提高认知。

文/漫画 周滔

编辑 杨羽 刘诗雅

编审 田旻佳 杨韬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