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31”北京暴雨灾后重建工作开展以来,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一时间发出《关于积极参与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志愿服务的倡议书》,通过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动员广泛发动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科学有序参与重建家园。 

上百支志愿队伍在“志愿北京”信息平台发布灾后重建、道路清淤、心理咨询等志愿服务项目,千余名青年“志愿蓝”报名参与。一批批有干劲、有能力、有担当的青年志愿者,坚定服务在重建家园的岗位上。 


(资料图片)

参与转运伤员的爱心接力

看到山上河水卷着泥沙湍急而下,参与120急救车转运任务的青年志愿者张玉泉还是不禁攥起了手。“我们这一批20名具有应急救援专业能力的青年志愿者,主要负责随救护车进行医疗转运。一路道路崎岖颠簸,但我知道队员们心里想得不是害怕,最多的还是希望能再快一些救出伤员。” 

当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接到门头沟急需急救医疗辅助志愿者需求后,第一时间通过组织化动员招募和集结专业志愿者,迅速抵达门头沟投入服务。 

急救医疗辅助志愿者赴门头沟支援 

志愿者们分组随同四辆救护车,实行24小时不间断运转模式,执行伤员转运救治等工作。虽然所选派的志愿者接受过应急救助专业训练,且曾参与多次急救工作,但运送难度和紧急性还是让他们随时都要保持待命状态。 

“平稳抵达就好!从五层扛着担架下来,路又不平,每走一步我都较着劲,就想着脚能牢牢抓住地,快速和安全地把病人送上车。”已经参与20多小时服务的志愿者尹京一趟下来身上已全部湿透,这是他所在小组一上午执行的第9趟任务了。 

为抢修提供救助补给

湿热的空气不仅让转运人员喘不过气来,而且对于打通“四通一保”的工人们来说更是艰难。 

8月7日,门头沟首批组织的5个“青年志愿者救援补给站”在109国道沿途正式启用。60余名青年志愿者为山区救援提供中途站补给增援服务。 

志愿者为救援队伍和受灾群众发放物资 

“姑娘,你们这里有碘伏吗?”“小伙子,我们山上救援车需要换电瓶,你们有救援车帮助转运山下吗?”在救援补给站上,有的志愿者看到运输车司机停车在路边休息,主动上前询问,送上饮用水和面包;有的在路口协助引导保障车辆有序通行,耐心告知大型货车师傅限高位置,提醒提前改道;还有的志愿者时刻惦记着应急生命通道的畅通和广大市民的生命安全,对自行前往的社会车辆及时劝返… 

组团式支援道路清淤 

“我们自驾车上都贴着‘走!支援灾区’的字样,希望有更多人参与到清淤的志愿服务队伍中。”大兴区益行志愿服务队的张伟丽没想到,自己发的一条朋友圈竟然号召了那么多志愿者组织。 

目前,以“北京市五星级志愿者”“北京青年榜样”“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等志愿先锋为枢纽,凝聚起来自四面八方的志愿力量,在门头沟和房山两区打响了“道路清淤”大会战。 

青云店1+N志愿服务队、安定山志愿服务队、中建三局北京分公司志愿服务队等多支志愿队伍,一大清早就组织百余名志愿者,自带铁锹、胶鞋、矿泉水等物资,对社区垃圾分类驿站、社区花园、街区道路开展清理淤泥和清洗路面。他们中有的自驾要2个多小时达到这里参与服务,有的已经连续10天奋战在清淤一线。 

志愿者清理社区垃圾分类驿站淤泥 

“我父母在防汛救援一线,我刚放暑假回家就遇到了暴雨,作为社区青年志愿者,而且我又是五星级志愿者,有经验,与居民熟悉,就一起参与进来了。”正在进行清淤工作的焦傲洋鑫拿着自家的铁锹帮着清理路面厚厚的淤泥。 

已经大三的王雅静在高中时曾是益行志愿服务队的帮扶对象。大学后她又加入到志愿团队中,希望用志愿服务回馈社会。现如今,她不仅带领200多位志愿者开展线上支教、社区垃圾分类和校园交通安全指引等志愿服务活动,而且主动请缨参与这次清淤行动。 

心理疏导温暖安置点的大家庭 

暴雨过后,家园重建至关重要,而心理重建更加关键。 

为了保证青少年平稳、安全渡过安置期,房山区志联招募红心少年志愿服务队等志愿组织,在安置点组织青年志愿者一对一结成帮扶对子,与孩子们一起开展手工制作、读绘本、绘画等活动。丰台区志联组织“最美志愿家庭”力量,与安置点的大学生志愿者一起为100余名儿童开展丰富多才的趣味活动。 

房山区西潞街道北潞园社区的心理疏导志愿服务站启用 

“灾后心理援助特别行动”也在房山地区开展。 

“大爷,您别急,有什么事儿和我说说。”汛情之后,部分受灾群众会出现心坝“决堤”等问题,房山区建成一支由47名专业心理咨询师组建的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伍。一天下来,十几位居民陆续和志愿者们讲述自己在此次强降雨中的遭遇。刘方方等青年志愿者们都有着非常专业的心理咨询经验,在志愿者的陪伴下,居民们倾诉着内心的悲伤和恐惧,大家的委屈和难过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 

在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的指导下,由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等共同开展了“心理救援”项目,目前通过在线上线下为京津冀受灾群众100余人提供心理咨询。项目全部由专业志愿者组成,向灾区和有需要的群众提供社会心理救援与支持志愿服务。(记者 刘尚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