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区发改委持续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任务,统筹引导各镇街探索利用拆后腾退土地发展绿色产业的新思路。十三陵镇在充分保护林地资源的基础上,利用拆后地块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在万娘坟村打造了占地120亩的林下经济亲子乐园,有效提高了林地综合效益,增加林业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和生态稳固双赢,助力乡村振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转变观念带动乡村振兴

随着北京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的深入推进,参照造林绿化、留白增绿等相关政策,2013年以来,十三陵镇万娘坟村加快土地流转工作,高标准实施造林绿化工程,目前万娘坟村林木覆盖率达80%以上。

“流转用于平原地区造林工程的集体土地,市财政给予土地流转补助,每年每亩补助2500元。”十三陵镇万娘坟村党支部书记宋伟告诉记者,这十年间,村民已养成“躺在生态林上吃老本”的惰性思维,村整体发展缓慢,村集体经济更是无从谈起。

面对村民收入不高、村集体经济低下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万娘坟村党支部首先将着力点放在了统一认识和转变观念上,“早转型早发展、快适应大发展、不适应难发展”的理念慢慢被大家接受。

万娘坟村地处生态涵养区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林间荫蔽幽静,古香古韵,发展林下旅游,万娘坟村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于是,村书记率先提倡摒弃生态保护用地只能“种树、等补贴”的思维,强化自身“造血”功能,多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目前,发展林下旅游业已成为万娘坟村转型发展的主要共识,他们着力从依靠林木向依靠特有资源转变,由依靠政府补贴向创业增收转变。

说干就干,万娘坟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同时在区委坚强领导下,近两年,万娘坟村在110国道两侧累计拆除违法建设5000余平方米,为后续林下经济打造开辟了发展空间。确定了以新型集体林场为载体,以“调结构、添景观、创品牌、增效益”为路径,建设林下亲子乐园,形成以林下停车、林下旅游、林下景观为主打的产业接续发展格局。

林下经济开启村民致富路

荡秋千、坐小火车、跳蹦床……炎炎夏日,在难得的大片林荫下,不少家长陪着孩子欢快地玩耍,享受着温馨的亲子时光。“这个地方很好,既能享受新鲜空气,亲近自然,又能提供丰富的娱乐设施,孩子很喜欢这里。”市民刘女士惬意地坐在树下休闲椅上,不远处,她的孩子正在滑梯上玩得很“嗨”。万娘坟村林下经济亲子乐园于今年4月正式营业,集亲子乐园、休闲度假等功能为一体,开发了农耕体验、中草药种植、亲子拓展、萌宠乐园、非遗手作、林下小剧场等板块,园内卡丁车、过山车、网红秋千等娱乐项目一应俱全,截至目前,累计接待游客超过5万余人。

十三陵镇万娘坟村林下经济亲子乐园

“作为十三陵镇打造镇域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的试点,我们积极探索林下经济长久化运营模式。”据宋伟介绍,该亲子乐园由政府国有资产、村集体物业公司和社会运营公司三方合作经营,探索实施“532模式”,按照国有资本占比50%,村级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占比30%,社会资本占比20%的投资比例建成,由政府把控指引方向、村集体监督管理、社会资本专业运营,通过不同生产要素之间的优势互补,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三效合一”。

万娘坟村村民张铁生就是此次乡村转型发展的收益者,以往没有稳定工作他,在林下经济亲子乐园开业后,他便找到了就业的机会。“以前的工作不是很稳定,现在在亲子乐园,靠着自己的维修手艺,找了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每个月的收入也能够我和我老伴儿的花销。”张铁生把满满的兴奋写在脸上。

截止目前,亲子乐园已累计收入230余万元,带动万娘坟村及周边农户40余人就业,人均每月工资3500元,实现了让大地增绿、农民增收、财政增源、企业增效的多方共赢。

“我们利用拆违后地块发展林下经济进一步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是助推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十三陵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王海峰介绍道,近年来,十三陵在万娘坟村、泰陵园村成立林下经济的试点项目,打造了十三陵镇林下生态景观和林药相结合的特色林游景观,逐渐探索出了一条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目前共建设林下旅游170亩,种植林药160亩。

下一步,十三陵镇将重点打造林药经济、休闲康养、林下停车、林下旅游、林下景观等多种形式的特色林下经济,在落实生态建设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坚持绿色发展,让更多本地农民以养山养林就业,通过完善多方利益联结机制,助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编辑/叶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