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宣布,每年的3月14日为“国际数学日”,“3.14”是最接近圆周率的两位小数,故3月14日又名为“π Day”。今年3月14日,是第四个国际数学日。在北京中小学校园里,都有哪些有趣的数学课和有创意的数学活动呢?本期,我们一起来看看。
数学徽章设计展示创意之美,数学戏剧表演讲述数学家的故事,数学海报绘制展示公式的探索历程……2023年“北京中小学数学节”在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开幕。活动通过数学家报告、课堂展示、学生创意市集、教学论坛、科学探秘奥林匹克等不同形式,向师生们展示了数学的魅力。来自全市100余所学校和教研单位的教师共享这场数学盛宴。
在海淀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π节寻派”学生数学创意市集上,汇集了学校表演派、实验派、创意派、探究派、学术派等五大“数学门派”的学生。他们在创意集市上比创意拼热情,纷纷亮出自己的“看家本领”,通过多种形式展示数学之美,表达自己对数学的热爱。例如,实验派推出了内容丰富的数学小庙会,玩转魔方、五子棋博弈、解锁九连环、体验拆解榫卯相连的孔明锁等,让现场师生玩儿得不亦乐乎;创意派展示了创意学具、帆布背包、数学徽章、服装饰品和明信片等数学节文创产品,巧妙地融入了圆周率、黄金比例等数学元素,汇聚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热爱。学术派不仅关注数学理论研究而且还关注数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北京市不同路段晚高峰车流量”“中学生睡眠质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等,学生们通过数学建模和小论文,将这些日常的数学研究固化为成果。
【资料图】
在“科学探秘”奥林匹克活动环节,学校推出了升派旗挑战赛、棉签承重、“看谁竖得高”纸型结构、飞得久的纸飞机等四个项目。初一、初二和高一、高二年级分组开展。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高中物理老师武赟告诉记者,这些项目前期经过了各班分组比赛和年级挑战赛等环节,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老师们的项目设计能力,对后期提高教学能力也有很大帮助。一些项目设计融入了物理、数学和工程等多个学科和领域的知识,能够锻炼学生创新思维,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一小孙妍老师,则以“对称”为主题,为学生设计了一节从生活中出发、联系实际的数学课。课上,孙老师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对称”,从日常生活到建筑物设计,从人体到大自然,通过带领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将生活中的实物与“对称”现象相结合,让学生经历从实物直观到抽象出概念的过程,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切实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魅力。
科学探究研问题 数学学习“接地气”
芳草地国际学校举办主题为“奇思妙想迎π-Day 玩转数学嘉年华”主题课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数学课程活动里收获知识,收获能力,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在游戏、研究性学习等项目中,培养和引导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进一步增加对数学的了解和认识,拓展数学视野。不少学生表示,活动为自己提供一个了解数学、获取数学知识的舞台,培养了小组合作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让自己与数学有了更亲密的接触。
北京市大兴区第五小学数学教师郝建双则在数学课堂中引入了科技理念,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他以三年级数学中的乘法为内容,为学生介绍了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我国自主研制的航空装备,主力机型代表歼-16、歼-20等,让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新闻,计算“歼-20”飞行速度,培养运算能力、应用意识,开阔视野,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感受数学的魅力和价值。
密云区十里堡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课《校园中的测量》,为学生们上了一堂“行走中的数学课”,活动立足“综合与实践”领域,让学生通过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方法在校园中开展测量活动,展示活动过程和结果,从而积累测量活动经验,逐步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例如:篮球场长、宽各多少米?操场的一圈多少米?旗杆高多少米?学生们组成小组,讨论测量过程,明确任务,制定出适合自己小组的测量活动方案。活动中,学生们用了“步测法”“米尺累计法”,通过计算得出结果。在测量旗杆的高度时,学生们甚至想到了利用参照物的方法和科学中学过的利用影子测量的方法。“把枯燥的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经验数学化,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活动中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思考问题,并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深刻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以致用,使数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数学教师罗月生说。
延庆区第三小学二年级开展主题为“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现实问题深度思维”特色活动,进一步落实数学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奥秘。数学教师高雅通过情境创设,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运用儿歌调动学生的手、脑、口、眼、耳等多种感官进行多种活动,营造玩中学,学中玩的学习氛围;在拓展环节,高雅通老师还通过科学小视频、现实生活中的实物,自己动手制作方向标等方式,将语文、科学、劳动等跨学科知识进行联系,使学生感悟生活处处有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初步应用意识。最后,在巩固练习中,运用孩子熟悉的情境——动物园、语文书中的游览图等,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方向词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建立空间观念,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升生活技能,让数学既实用又好玩。
游戏设计炼思维,数学学习“零距离”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附属实验小学秉承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立足于学科本质,从学习者的视角去分析问题,促进核心素养、高阶思维的发展。基于此,学校开发了“数学游戏设计师”项目。以“游戏”贯穿始终,以驱动问题“怎样设计一款公平的数学游戏”为引领,带领学生经历收集并分享游戏、体验并揭秘游戏、创作并发布游戏的过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数学小游戏,“摸球游戏”“谱中有乐”“棋虎相当”“疯狂的陀螺”“三色取经路”“飞舞的春夏秋冬”“太空星球弹弹弹”等,都是在学生们的思维碰撞之下产生的具有创意的数学游戏。虽然在活动设计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但是我们没有放弃,经过努力,创作出游戏,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敢于创新永不放弃的精神以及终生难忘的成功体验。
北京市大兴区第二小学韩立颖老师为学生设计了一节名为“骑士的荣耀”的数学思维游戏课。课上总共设置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带领学生一起复习“红绿灯法则”,从而引出铺路策略,让学生开动脑筋展开思考;第二个环节是学习阻碍对手策略,让学生理解和明白阻碍对手策略和铺路策略是相辅相成、同时存在的作用关系;第三个环节是对弈,让学生在掌握前面的策略后,结合“红绿灯法则”进行对弈。“这节课的设计理念是在游戏活动中提升学生数学思考力,主要学习目的一是让学生体会做好规划的重要性;二是让学生在应用铺路策略和阻碍对手策略的过程中意识到资源的重要性,体会红绿灯法则在思维游戏中的作用;三是通过分析棋局,在对弈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掌握要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韩立颖老师说,通过游戏,可以拉近孩子们与数学之间的距离,让他们对数学产生亲近感,喜欢数学,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海淀区实验小学大兴分校为有效落实新课标和“双减”政策,在低年级开设了“指尖上的数学”课程。在数学课堂中融合有趣的指尖游戏,通过摆、拼、折、移、剪等动手操作的游戏活动,让学生的小手动起来,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增强学习兴趣。游戏中,学生两人一组,各执一色棋子,每人每次只下一子,先形成四子连线者获胜。然后在此基础上,增加难度继续挑战。经过几轮对战后,学生们总结出了方法策略,互相提出优点和不足。最后,以“六子相连”的拓展游戏收尾。“以小小的棋子为载体,创设有趣的数学游戏,让抽象变得更具体,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逐步形成了推理意识、应用意识,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帮助学生在游戏中逐步建立规则意识,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老师王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