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草所生,种之芒种。6月6日,黔东南州剑河县南明镇大坝稻田上,当地村民借助无人农场、农用机械等现代化手段在千亩稻田中以田为谱,以秧为符,奏响一段酣畅淋漓的农忙“协奏曲”。
栽秧机、无人灌溉机协同作业
(资料图)
当天下午2点30分,南明大坝高标准水稻示范田内,大型栽秧机的引擎声敲响了农忙的第一个音符,操作手驾驶农机循着稻田的轨迹徐徐向前,栽种秧苗,在水稻秧苗分割出的“五线谱”中敲响乐曲的前奏。
栽秧机正在稻田内作业
随后,农用灌溉无人机起飞升空,按照预先设定好的路线对水稻秧苗进行防虫浇灌,螺旋桨轰鸣的破风声在白鹭翱翔的田野中奏起美妙的农忙伴奏。
无人灌溉机向秧苗喷洒防虫药物
一时间,引擎声、破风声交相辉映,激情合奏,一亩亩的稻田在农用机械的协力下,迅速完成着秧苗栽种,独属于南明大坝的现代农业主曲在夏日稻田的曲谱上奏响。
南明大坝
农机激情合奏主曲后,村民们托起钵盘,手握秧苗,以“抛秧”的方式向着田间空隙精准抛投,星星点点的秧苗落入田中,让整个“乐曲”得以完整,也将这场“演奏”拉向尾声。
村民在稻田边人工“抛秧”
“开农机两年了,现在我一个人就能顶以前人工五个人的速度,这一两百亩的稻田不到一个星期就能种完。”操作员潘盛彬说道。
自2021年以来,为提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依托农业农村部定点帮扶,剑河县紧紧围绕机耕地、机育苗、机插秧、机械收割等环节,加快全程机械化作业,保障粮食安全。
南明大坝上的农用机械
作为剑河县唯一拥有连片坝区的乡镇,通过打造水稻全程机械化试点、无人农场、水稻“双+”综合种养示范田,目前,该镇已实现水稻从育秧、插秧、灌溉到采收、加工在内的全程机械化。
据悉,该镇今年预计种植水稻10580亩,其中全程机械化水稻种植4000亩,并结合水稻“双+”综合种养模式,进一步提升农田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稻田内养殖的鸭子
剑河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局长陆显著表示,未来也将在该县各乡镇进一步推广机械化,通过成立农机合作社、农机补贴、项目支撑等方式,让老百姓投入少的同时,实现农机的普及,因地制宜,按照全程机械化、部分无人化的思路,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迈上新台阶。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欧阳章杰
编辑 李娟
二审 杨韬
三审 闵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