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东方电气集团年产能100万千瓦的风电机组总装生产基地正式开工,实现了贵州风机智能总装制造零的突破。
这是贵州本土制造企业长通集团发挥“链主”作用,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引来的最新成果。“多家行业头部企业关注长通的新能源产业联盟,传递出对投资贵州新能源建设的信心。”贵州长通集团新能源事业部副总经理张云舒表示,在贵州良好的市场与政策基础上,长通将继续坚持“龙头带动、创新驱动、项目拉动”,以服务员、管家的角色当好“链主”,深化上下游产业合作与融合,推动光伏、风机制造全产业链本地生产,力争实现总产值200亿以上。
(资料图)
“稳链强链”已成为当前推动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贵州聚焦重点产业链,建立“链长+链主”工作推进体系,通过“强一企,带一片”,推动产业纵向成链、横向成群,增强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工业经济恢复势头持续巩固。
技术驱动 扎实强链
强链补链,要在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整体实力和现代化水平。
在航空航天及装备制造链条中,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位居上游环节。公司最新研发量产的核电用蒸汽发生再热器进出口接管、核电用盖板这两项产品均属于第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项目,该公司持续加大科研投入,组建科研团队,通过长达10年的跟踪积累、逐步实现核心材料自主生产、自主供应。
今年以来,随着此类新品的量产,航天新力发展也迈上新台阶,目前仅是第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项目就已手握2亿多元的合同。
图为东方电气集团年产能100万千瓦的风电机组总装生产基地开工仪式。
“创新驱动是硬道理。技术有多强,企业的发展就有多快。”航天新力副总经理赵晓光感慨。
贵州大力推进基础领域创新突破,实施工业强基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努力增强产业链竞争力。从行业趋势研判,作为贵州具有实力基础材料、航空航天及装备制造等产业,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仍在上升期,赛道仍在。从企业自身来看,贵州企业内壮“筋骨”,淬炼技术,加强管理,彰显稳住产业链供应链的长远之谋。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已在中伟铜仁、宁乡、钦州的产业基地实现了大规模量产化,出货量、出口量均位居全球第一。中伟新材料股份高镍低钴系列三元前驱体产品成功跻身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及锂电池厂商高端供应链。
以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目标,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贵州正进一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着力攻克“卡脖子”技术和产品。
优化布局 合理稳链
近日,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贵州省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暂行办法》,进一步引导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做强主导产业,形成一批核心配套产品,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配套能力,为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作为全国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以“精密零部件”为主轴线,加快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创建和培育,引进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华明电力、泰永长征等30家先进精密元器件优强企业。先后完成“神舟飞船”系列与天宫系列空间对接、嫦娥四号、五号月球科考、天问一号火星探测等国家重点工程传动产品配套任务,产出“飞得最高的齿轮”。
图为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我们以航天天马、梅岭电源、长征电气等龙头企业为中心,协同企业、人才、技术、资本等参与精密零部件集群发展,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精密零部件深度融合发展格局。”遵义市汇川区工业经济局相关负责人说。
深化区域分工协作,构建产业集群梯次发展体系,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结构合理中小企业特色集群成为的产业增长新引擎。贵阳市白云区航空航天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围绕主导产业,已形成涵盖航空发动机整机、发动机叶片、航空精密件、高端精密金属合金环锻件、螺栓、紧固件等的全产业链。目前,该集群共聚集55家航空装备制造企业,产值超150亿元。
据工信部统计,90%以上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中在工业“四基”领域。探索以产业集群为载体的制造业新型创新生态,贵州以产业链地图呈现产业发展和竞争现实,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行精准支持。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对全省规上企业及拟培育上规企业实行专员包保,全力帮助企业抓好生产、问题协处,通过深入企业、专研项目,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项目高质量建设。
进阶强圈补齐短板
围绕主导产业,编制招商项目,瞄准目标对象,贵州正以“产业链招商”等为代表的强链模式,逐渐告别产业被动承接的局面,走向主动谋划、高位推动的新阶段。
新开工的贵州星茂新材料有限公司年处理5万吨废旧动力锂电池资源循环利用项目,计划6月中旬进入试运行。项目所在的大龙开发区形成了以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综合回收研发利用于一体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材料循环产业链,以高纯硫酸锰、镍钴锰三元前驱体、锰酸锂、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用石墨等为核心的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实现了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的强势崛起。
图为大龙开发区。
大龙开发区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的背后,正是贵州产业纵向成链、横向成群的系统性谋划和集群化发展逻辑。
紧盯“短板”和“痛点”,强化战略导向,围绕产业链“短板”和创新链“痛点”进行重点布局,贵州主动策划、深入对接潜力企业,有针对性地强链、补链、延链。企业由空间上的集聚到人才和技术的集聚,再形成产业和市场的集聚,产业链更加紧密。
贵阳经开区以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主导产业,以新能源汽车为特色产业的“两主一特”产业发展定位,大力开展延链、补链、强链招商,瞄准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等百强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引进了贵阳卓英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协助贵阳海信实现光电材料本地化供应,填补了贵阳电视整机厂光电材料供应链的空缺。
“为了更好地‘融入国家战略、发挥比较优势’,我们将整体性推进‘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坚持项目为王,采取更为精准有效的举措,扎实推进产业链招商,力争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紧盯项目开工、建设、投产等关键环节做好要素保障,持续推动项目投资建设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敖鸿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江婷婷
编辑 方亚丽
二审 陈露
三审 孙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