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白云50年·聚焦文化建设”主题系列集中采访活动走进贵阳市白云区牛场乡蓬莱村,通过现场体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蓬莱地戏”的魅力,促进社会大众对非遗传承的认知,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助力乡村文旅发展。
正在排练的演员们。
记者来到“蓬莱跳戏传习所”,只见地戏表演者们头戴面具、手执“战刀”,身着黄绿服饰两两对舞,随着鼓、锣、钹、镲等伴奏乐器的轻重、快慢,依次展开剧情。整个表演层次分明,有起有伏,舞姿明快有力,让在场的观众感受到古朴却优美的传统戏剧。
(相关资料图)
“我从14岁开始就学习地戏,每逢正月初九到十五都要公开表演。像是村里遇到热闹事,大家也会演上一台,乡亲们都很喜欢,百看不厌。”41岁的蓬莱地戏表演者陈云平告诉记者,他们以《杨家将》为主要戏目,演出人员从16人到32人、64人不等,分歌队、舞队、乐队。表演时,演员成双成对,紧紧相随,有时穿插以舞,有时排成十字形,有时围圈转动,有时列队前行。
蓬莱地戏《杨家将》。
据传,蓬莱布依地戏起源于宋末元初,由屯兵带入白云蓬莱区域,是“说、唱、跳”为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保持着古老的“面具院落舞”风格。一场完整的蓬莱地戏表演,由开箱、请神,出兵、点兵,祭苗王,拜土地,开财门,搭台跳戏,扫场,收兵、点兵,关箱、吃地戏饭等九个环节构成。表演者头戴面具,但不戴青纱头套,所用面具有“宋朝人物”和“三国人物”,整个表演及情节重意象而不重逻辑。据介绍,2007年,蓬莱布依地戏被列入贵州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蓬莱村也在2008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
蓬莱地戏面具和乐器。
“蓬莱地戏已从最初的祭祀祖先、祈福驱灾转变为传承传统民族文化、丰富大众文化生活的作用。”蓬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朝奉说,蓬莱地戏是民间文化非常珍贵的财富,如今,村里不仅男子能跳地戏,女人和小孩也加入其中,这在无形中扩大了地戏的传承范围。随着蓬莱村旅游业的发展,蓬莱地戏也多次登上了舞台,让更多人了解到蓬莱地戏文化。
目前,贵阳市白云区蓬莱村计划以蓬莱地戏为载体,打造非遗小镇,建成后,将借助蓬莱仙界·蘑力小镇景区的旅游资源吸引更多游客,助力乡村振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申凌
编辑 郝梦
二审 钟俊怡
三审 赵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