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叫“精神内耗”?


(资料图片)

通俗说,人的精力没用在做事上,全部消耗在“内心戏”上。

“精神内耗”并非现代病,而是古今常见的心理病。

庄子曾提到“日以心斗”这种毛病,其症状表现为,头脑里叽叽喳喳没完没了,争吵不停,内斗不止,白白消耗生命能量,即使啥也不做,也感到精疲力尽,这就是典型的“精神内耗”。

长期“精神内耗”对健康损耗很大,“其杀若秋冬”,身体像秋冬的草木一样,早早凋零。

“精神内耗”是如何产生的?

人的处境出现不确定性,期待与现状难于匹配,内心就容易起内耗。

怎样停止“精神内耗”?

《大学》一书中,提出一个阻断胡思乱想的方法:“知止而后有定”,靠“知”来停止“精神内耗”,先有“正确认知”,才能“心如止水”。

“静心”是一种很难的修持功夫,不是看几句“鸡汤”就能静得下来。

内心忐忑不安,探明究竟,心才会安定,坐着胡思乱想无法获得正确认知,不如付诸行动。

“精神内耗”的特点恰好是行动停滞不前,内心波涛翻覆。一旦身闲,心就内耗,不是懊恼过去,就是脑补灾祸。

停止“精神内耗”分两步走,第一步是行动。

担忧健康,立刻行动,要么清洁居室、体育锻炼,要么拒点外卖自己下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担忧处境不妙,立即着手一两件实事,要么学习新技能,要么走出自我封闭,去改善人际关系。

立即行动是暂缓内心飙戏的良方,要达到长久心安神定,还需要进入第二步确立认知。

行动可以获得经验与认知,对人生有了正确的认知,才能减少“内心戏”。

文/漫画 周滔

编辑 鲁媛

二审 徐微微

三审 田旻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