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长晒暑期账单引起热议,“暑假过半家长晒娃账单已花近3万”“家长吐槽暑假40天孩子开销五六万”“月薪3万也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三分之一家长暑假带娃花销比去年增长一倍”等话题频进入热搜。


(资料图)

暑假过了大半

你家孩子花了多少钱?

>>晒账单:花费不等,都上万元了

网友1:7月已花:眼镜4000元,报班5000元,游学7000元,牙齿矫正5万元。8月还有两门补课费需要交……

网友2:托管5600元,OK镜单片4900元,培训班4900元,说好的出去旅游一再搁置,省钱了。

网友3:一两个培训班的费用大约3000元,一个国内游的费用1万元,几个周边游的费用2000元,合计约1.5万,这应该是最基础的开销了。

网友4:首先去了日本,俩娃1万元;在姥姥家,每天早上网球私教,语文数学私教,总共差不多1.5万元;旅游去了青岛西安上海,差不多又2万元;夏令营报了一个,5天8000元。

>>有调查:1万到3万元区间最多

头条新闻中关于“孩子暑假究竟有多烧钱”的调查,有1664人参与,其中花费2000元以下的有301人,2000元到5000元的有296人;5000元到1万元的有378人;1万元到3万元的有414人;3万元到5万元的有142人;5万元以上的有149人。

新浪微博中一项关于“这个暑假,你为孩子花了多少钱?”的调查投票共156人参与,2000元以下的30人;2000元至5000元,31人;5000元到10000元,22人;1万元至3万元,44人,3万元以上29人。

8月初,浙江温州一家媒体还发起一项关于孩子暑期花销的调查,数据显示,暑期花销在5000元至10000元之间的家庭最多,占比35.27%,紧随其后的分别是花销在2000-5000元和10000-30000元两个区间的家庭,比例为30.62%和23.64%,仅这三个选项占比就达到了近九成,消费跨度颇大。兴趣班和旅游是半数家长暑假支出的大头,占比分别为26.34和24.5%。另外,学科学习和暑期托管也以15.1%和13.26%排在第三、第四位。令人意外的是,有9%左右家长花费在购买学习装备和用品及医疗方面。华商报记者 李婧

相比孩子暑假花钱 更费的还是家长

刘女士有两个女儿,大的今年小升初,小的今年幼升小。暑假一开始,就张罗给两个孩子报学科培训班。孩子爸爸担负起暑期带娃的重任,领着孩子游泳、体育锻炼。7月上旬,全家去北京、吉林来了一个避暑游,8月份计划自驾甘南一周时间。“账单没算,肯定上两万元了。”刘女士自己感觉,“相比孩子暑假花钱,更费的还是家长。”

安排了社会活动 花费主要是培训课

“主要的花费在培训上,总体上不到1万元。”张先生表示,女儿秋季开学要升入四年级,整个假期主要还是给孩子安排了学习二胡,假期不会因为学业耽误课程,没有进行学科类的培训。

看到网上晒账单,难免会焦虑,张先生觉得怎么支出要根据家庭经济情况决定,也要根据孩子特点。他给孩子安排了好几次社会志愿活动,比单纯的游学或者夏令营更有意义。

孩子明年压力大 今年多安排两次出游

“去年暑假只是周边游,今年安排两次出游,支出肯定比去年多。”市民陈女士表示,出游和培训占大头,其中,一家三口自驾成都一趟,自己陪孩子去了一趟北京,总体花费能有2万多元。

陈女士说,“孩子明年升初三,多出来的支出主要是两次出游,明年学业压力大肯定不会出来了。” 华商报记者 李婧

带孩自驾了一趟 日常让娃做做家务

一位二胎宝妈则完全是不同做法,她暑假里没有给孩子报任何班,仅是带孩子自驾到南京和周边出行了几次,且住在亲戚家中,一个暑假的费用大概是2000至3000元左右。

日常时间,她给孩子安排的是上午在家学习,下午到公益类科普场馆、图书馆等地方研学,也会安排孩子在家进行劳动活动,像是洗衣、做饭、叠衣服、拖地等,她说:“这种属于不花钱但费神的,给孩子报培训班更多的是花钱省事。”综合

孩子暑假还分三六九等?

最近在网上流传一种说法,现在小孩的暑假分为三六九等:

一等暑假:参加英美名校的游学夏令营,可以选择机构组织的活动,也可以由父母陪同;

二等暑假:参加各种体育夏令营,如冲浪、帆船和冰球等;

三等暑假:参加各种学习提高班,在家刷PET、小托福、奥数等,为新学期做好准备;

四等暑假:带着孩子在国内旅游,去热门景区游玩。

其实,孩子的暑假分三六九等,可能只是“消费主义”炮制的一种洗脑。中产父母们要量力而行,没必要盲目跟风、攀比,也不要将孩子逼得太紧,同时造成家庭经济状况的紧张。学会放手和信任,避免过度干预,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去安排自己的假期,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让他们找到更好的自己。

不花钱也能让孩子长见识

暑假之所以费钱,是因为很多父母相信,只有把孩子送出国游学、参加研学团、尝试各种才艺和运动才能让他见世面、长见识。想让孩子长见识,有时候并不需要花那么多钱。

1.见识自然——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接触自然的机会并不多。趁着假期,不妨带上孩子一起去野外看看,一家人远离手机和网络,尽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不仅能放松心情,还有利于身体健康。

2.见识生活——父母想让孩子见世面,但真实世界不只有上流社会一种。相比利用暑假拓展提升、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更重要的是教他们见识社会,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并且丰富生活体验。因此,不妨试着带孩子去菜场、逛集市、钻市井、坐公交车,做暑期工等,跳出学校和补习班外的场景,接触真实世界。

3.丰富学识——对于孩子来说,学会向内探索有利于找到真正的自我。因此,在假期也要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去读书、观影、看纪录片等。在享受独处的同时,通过阅读不断丰富内在学识。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当地图书馆、逛书店、参加读书活动等,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综合

各种说法都有自己的道理

@三颗氢离子2:烧钱啊!

@收破烂点儿COM:赤裸裸的炫耀!

@無敵LuckyStar:自从那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风靡以来,孩子就变成了让家长心甘情愿掏钱的工具。

@勹巳而已:发现个个都是有钱人,像我这种要是这样一个月玩完剩下喝西北风了。

@Barrichello_Hu:现在小孩太可怜,放暑假还要报那么多课程。

@大氣铁文:暑假泡泡图书馆、游泳馆、体育馆、科普馆要比出国研学活动更有价值。

@我一生所愿的袋袋:这就是让孩子放下手机的代价啊。

@摩卡的奥特曼:有时报班只是为了假期有人帮忙带孩子……

@木墨北:报班学一堆东西,然后都是学个皮毛,浪费钱,还让孩子累。

@腐烂速度超出想象:自己克服不了焦虑跟风给孩子报什么研学团兴趣班,然后用账单来感动自己?

@屁事没有本事多:说实话这种家长讨孩子嫌,什么样的能力过什么样的日子,花了就花了,天天挂在嘴上干嘛?花不起就不要花,花了就不要一直说,搞得孩子欠你似的。

@爽明明:有钱的话五万不多,没钱就计划着花,不用大惊小怪的。 综合

挥金如土撑不起孩子未来

游学、夏令营以及兴趣培训,如今的暑期生活愈发多姿。然而,高额的消费账单也让许多家长倍感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

一些家长受“暑假最可怕”“暑假是分水岭”等论调的影响,期望“用钱开路”消除起跑线差距。这些论调本身就是错误观念的投射,是将金钱视为教育孩子的万能药,这不仅为其成长带来诸多负面影响,还会导致不良价值观的养成。相关部门和网络平台是时候开展一场清理行动,不能再让这些以关心孩子之名行贩卖暑期焦虑之实的博主,继续以“恐吓营销”的方式收割流量和商业利益。

当然,这并不是否定兴趣班和旅游等暑期活动的价值,而是要在理性和适度的基础上科学决策,避免掉入“消费主义陷阱”。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并在可承受范围内提供合适的活动和资源。此外,还有一些免费的方式可以丰富孩子们的暑期体验,如家庭亲子活动、图书阅读、户外游戏和社区服务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提供孩子们与家人互动的机会,还能够拓宽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和责任感。

事实上,大量的活动参与也会侵占有限的暑假时光。孩子们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去追寻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发现和探索新鲜事物,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发掘自己的潜能,提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创新创造的能力。家长与其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不如给予他们自主选择的权利,摆脱“暑假不自由”。

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不能只看到暑期活动的消费账单,甚至让其成为家庭的经济负担,而是要加强对孩子的关注和陪伴,注重培养其素质和能力。给孩子真正的暑假自由,让他们度过一个闲忙适中、劳逸结合的暑假,这才是最珍贵的成长礼物。孔德淇

“烧钱”的暑假藏着父母的一厢情愿

出国游学、国内研学、钢琴考级、一对一的网球陪练……这年头,养个孩子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让家长们有苦难言!

然而,很多时候并不是养娃“烧钱”,而是父母想为孩子花钱。或者说,花钱给自己买个“心安”,生怕孩子在暑假落后于他人。

担心孩子的成绩开学被赶超,于是报了各种补习班;不想浪费暑假几个月的时间,想让孩子多学几门才艺;身边同学都报了夏令营,自家娃也要跟上节奏,总得报1-2个……其实,仔细想一想,家长给予的真的是孩子所需要的吗?

不同家庭的实际情况不同,建议家长们在计划教育支出时,考虑孩子的意愿和家庭的经济状况。

如果父母年入百万,给孩子的暑假花个几万不算“投资太多”。但如果父母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需要投入大半工资供孩子开销,就需要更理智地考虑教育消费的问题。

另外,尊重孩子的想法也很重要。有些父母花了上万元,让孩子顶着40度高温在外研学,也许孩子渴望的只是在几十块一次的泳池里玩耍。

总之,别让父母的爱和期盼,成为孩子眼里的“一厢情愿”。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王莉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