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三军之事,莫重于密。

在基层部队,机关是各项工作的枢纽,工作繁忙,地位重要,千头万绪。机关人员面对很多需上传下达的文电通知,其中不乏涉密内容。因此,机关的保密工作至关重要。但在实际工作中,个别机关人员安全保密意识不够强,存在侥幸心理,导致埋下失泄密隐患。北京卫戍区某团坚持查纠并举、常抓不懈,梳理排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引导机关人员加强保密法规学习,筑牢思想防线,严格依法依规开展工作,营造人人自觉守密、人人主动保密的良好氛围。


(资料图片)

“刚刚看到你办公桌旁的碎纸机上放着一份内部资料,我先帮你收起来保管,你有空过来取。”前不久,我拨通了一名机关干部的电话。

那天上午,我去找那名机关干部商量工作,发现对方办公室门没锁,人也没在位。正准备离开时,却见一旁的碎纸机上放着一份会议纪要,这是内部资料,按规定应妥善保管,为何会随意放在碎纸机上?出于安全考虑,我先把资料收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那名干部一脸焦急地来到办公室。“原来是您拿走了资料,我还以为搞丢了。”见资料正放在我桌上,他松了一口气,抬手擦了擦汗。

他解释说,由于觉得逐份销毁资料太麻烦,他习惯将用完的资料放在碎纸机上,多存几份一并进行销毁。刚才,他临时有事离开办公室,回来时就发现放在碎纸机上的资料不翼而飞。

“相关法规对内部资料及涉密文件的销毁处理都有明确规定,如果不能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为图省事随意放置,有可能被别有用心之人钻了空子,带来失泄密问题。”我对这名干部进行了批评教育。他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主动作出反思检查,并保证今后一定保持高度警惕,依法保管文件。

我了解到,由于工作比较繁忙,将待销毁资料“随手一放”,等积攒后一并处理的现象,并非个例。

我将情况上报给团保密委员会,相关领导十分重视。经过研究,团队制订整改措施,要求机关干部加强《内务条令》《军队保密条例》等法规的学习,认真剖析失泄密典型案例的原因和教训,督导机关干部摒弃大意麻痹、随意侥幸等心理,切实增强保密意识。同时明确,各股室要指定专人对本部门资料文件加强管理。

团纪委还举一反三,对相关问题开展专项检查,建立挂钩问责机制,规定涉密文件资料的处理必须逐一登记、责任到人。

这段经历后,大家更加深刻认识到机关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又是一天,我在下班时路过几间办公室看到,涉密文件全部入柜、内部资料妥善处理,碎纸机上再没有“待碎”的文件资料。

(马 翔整理)

现象② 涉密文件随意去“红头”

违规留存风险大

■讲述人 北京卫戍区某团部队管理股股长 肖 炼

在最近开展的一次保密专项整治活动中,我重点对各业务股室涉密文件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全程未发现违规问题。团队加强涉密文件管理后,如今机关人员都能自觉做到分类保存、及时清退,安全保密各项工作更加正规有序。

此前我曾发现,个别机关干部在保存涉密文件时有“打擦边球”行为。有一次,团队为正规机关工作秩序,组织了一次安全保密检查。在机关某股室办公室检查时,我们发现,涉密文件都按规定存放在保密柜内,办公电脑存储内容符合规定,保密硬盘也已妥善保管,表面看起来没啥问题。

此时,一张办公桌上的几页纸引起了我的注意。拿起仔细翻看,我发现这份材料虽未标注密级,其中内容却似曾相识。经过比对,纸上的内容与上周保密室签收的一份涉密文件内容相似。

调查了解中,一名机关人员说出了实情。原来,上周学习那份涉密文件时,他感到其中一些内容在今后工作中可能会用到,就想留存下来。但想到涉密文件复印流程严格繁琐,且无法私自留存,于是他将其中一些内容原文摘录输入电脑并打印了一份,打算作为非涉密文件留存。

不标注“密级”,或是仅仅删去“红头”,就以为文件不再涉密,这是一种掩耳盗铃的行为。相关法规对复制和保存涉密文件都有明确规定,虽然这份文件没有造成涉密信息的扩散传播,但反映出个别机关干部保密意识弱化、存在侥幸心理等问题。

检查组当即对这名机关人员提出严肃批评,要求其立即整改,并在团交班会上作出深刻检讨反思。

随后的检查中,我们又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个别机关人员为方便传达通知,将涉密文件“掐头去尾”后下发;个别人员为图省事,将文件“遮头”拍照后留存,等等。

保密无小事,事事系安全。以这次检查为契机,团保密委员会在机关组织了一次专项整治,要求大家强化学习相关法规,强调不得私自复制、下载、出借和销毁涉密资料,并利用授课辅导和讨论交流等形式,剖析身边典型案例,开展保密专题教育,提升机关人员依法开展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育活动中,那名机关人员主动分享学习心得,并用亲身经历警示大家强化保密意识、树牢保密思维。

(贺桢灏整理)

现象③ 用谐音字、拼音代替敏感内容

如此“加密”不可行

■讲述人 北京卫戍区某团组织纪检监察股干事 曹 建

“上级要求给今天没参会的同志传达会议精神。我编了一段内容想转发给相关人员,你帮我看看这样行不行……”

去年有一天,一名机关人员拿着他的手机前来找我帮忙。我接过来仔细阅读,很快发现了问题。原来,这名同志在编写相关内容时,对一些敏感和重要内容采用谐音字或拼音来代替,并打算通过短信的方式进行发送。我立即叫停了他的做法。

看到我神色严肃的样子,对方起初有些不以为然,对我解释说,由于会议内容较多,且要传达给好几个人,逐个打电话耗时耗力,还可能遗漏要点,不如通过这样“加密”的方式进行传达,更加方便快捷。

“智能手机连接网络,如果被植入木马程序,或是被别有用心的人窃取之后刻意分析,很容易造成失泄密问题。”我一边对其进行批评提醒,一边结合官兵身边典型案例为他讲解缘由。

意识到问题所在后,那名机关人员删除了短信内容。随后,他通过内部电话向相关人员逐一口头传达了会议精神。

这次行为虽然及时得到了纠治,但现象背后的问题值得深思警惕。团队在检查中还发现,个别机关人员的聊天记录中有“看似模糊”的字眼,个别人在备忘录中用谐音字记录重要工作信息……

针对此类问题,团党委研究决定深入开展保密教育,彻底排查类似隐患。教育中,我们邀请地方网络专家为机关干部授课辅导,通过敲警钟拉袖子,提升相关人员安全保密意识。工作中,机关各部门主动加强对机要、组织、装备等重点涉密岗位人员的教育引导,组织全体人员开展手机使用自查自纠,进一步强化涉密岗位人员保密意识。

前不久,上级下发问题案例通报,要求必须传达到所有人员。我和战友合理分工,对在外休假、集训的人员逐一用稳妥方式传达。依法依规开展工作,我们心里踏实。

漫画:孙 昊绘(讲述人 北京卫戍区某团宣传保卫股股长 米 欣)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