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晚,2022 年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在首都体育馆进行。中国队任子威夺冠,李文龙银牌,匈牙利刘少昂铜牌,武大靖第四名。然而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之间多次出现了碰撞和意外,尤其是中国选手武大靖被绊倒,任子威与李文龙先后被对手干扰,令网友直呼这项目太刺激,看得心跳加速。比赛结束后,网友除了高喊“这裁判能处”,也认为应该感谢“猎豹”。
“猎豹”是谁?网友口中的猎豹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历时5年研发出来的一款特种摄像设备,专门用于冬奥会速度滑冰赛事的转播工作。根据央视新闻,该系统由陀螺仪轨道车和360米长的U型轨道组成,拥有“猎豹”般的速度。
在冬奥会速滑比赛中,运动员速度可达到每秒15至18米,约等于时速50公里,而顶尖运动员速度可达时速70公里。而猎豹设计技术标准能达到每秒25米,约等于时速90公里,这就让它能像一个参赛高手一样,紧随着赛道上的运动员。不仅如此,它还可以根据直播需要,实现加速、减速和超越等动作,从而更加灵活和随意地捕捉速滑比赛中的各种场面。
除此之外,猎豹还有一个黑科技——时间切片,也就是将运动员在空中飞跃的几秒钟切成一片一片,放在一一帧中展现给观众。这一技术不仅仅可以供观众欣赏,还可以提供给主播、评论员甚至裁判,用以更好地评价运动员的表现。
猎豹的高科技给网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短道速滑夺金许多网友认为猎豹功不可没。其实这里有一个小误会,根据报道,猎豹被设置在被称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而昨晚的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是在首都体育场举行的。那么有没有可能猎豹也在首都体育馆设置了一套呢?
短道速滑赛道周长一般为111.12米,其中直道长28.85米,弯道最小半径8米。而根据中国科协信息中心,猎豹360米的U型赛道需要1万多平米的场地,为了试验这一紧密设备,团队在央视里的地下车库一层搭建了270米的U型测试轨道。这样来看,首都体育场举行的短道速滑比赛场地与猎豹设备要求的并不相符。公开报道中,也没有首都体育场布置猎豹的信息。
那么,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立功的是谁呢?
网友讨论
中建电子首都体育馆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李贵锋曾对媒体表示,首都体育馆屋顶四角设置了4台全景式摄像机,每台由8台固定摄像机和1台球形摄像机组成,可以通过智能分析实现对比赛现场的安全把控,为赛场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的监督守护。在2021年举行的“相约北京”2021亚洲花样滑冰公开赛中,也有媒体报道首都体育馆已实现5G全覆盖,并布设了40台4K摄像机阵列和3台8KVR相机,这也是冬奥提升观众观赛体验的应用之一。
仅就这些资料,首都体育馆的功臣还是难以确认。不过,我们也可以来看看其他项目的情况。根据媒体报道,2022年北京冬奥会系列测试赛中出现了一套越野滑雪辅助裁判系统,该系统结合北斗精准定位功能与5G高速传送特性,帮助裁判员快速、精准执裁。根据介绍这套系统,会在运动员易出现犯规行为的地段“布控”,做到提前预判、精准捕捉、实时上传,让裁判员“抓现行”。
比如,传统比赛中,运动员用“左右蹬冰”动作进行爬坡是违规行为,但大多数情况下,裁判员无法当即做出裁定。北京冬奥会采用具有视频捕捉功能的辅助裁判系统,有利于裁判对比赛的精准判断。多个运动员同时通过比较狭窄的赛道上,很容易造成器械或者故意的阻挡,借助于裁判辅助系统,裁判员好像有了“千里眼”,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准确裁定。
此外,在此前的冬奥会测试赛中,AI裁判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在自由式滑雪、花样滑冰等技巧性项目中,AI评分系统通过捕捉、记录运动动作,根据基础标准进行评分。基于数字化和3D技术的AI裁判,可以克服高度、光线等复杂因素,捕捉在运动员的细微动作,通过回放和分解动作,还可以在赛前为运动员提供定制方案。
(综合自央视新闻、北京日报、人民网、网友评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