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中国海油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海油工程”)ROV(水下机器人)总监韩超时,他刚执行完渤海湾“垦利6-1”海管挖沟项目任务归来没多久。穿着朴实、言语谦逊、稳重可靠,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
ROV是一种专门用于水下观察、检查及施工的水下机器人。操控ROV的人叫作ROV领航员。韩超是我国自主培养的第一代ROV领航员,也是我国第一位获得IMCA(国际海事承包商协会)资质认证的ROV总监。从水下9米超浅水到1500米超深水,他不断突破作业水深,成为我国工作级ROV工程应用领军者。
(资料图片)
艰难迈出第一步
1986年出生的韩超是山东人,谈吐间带着豪爽。2007年初,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的他获知中海油招聘ROV领航员。“我是看着变形金刚等科幻题材动画片长大的,对机器人非常感兴趣。当我了解到ROV领航员主要职责是操控机器人时,觉得特别酷炫,立刻就报名了。”韩超回忆说。
然而,想象与现实总是存有差距。韩超回想起第一天到达深圳的场景,“那是我第一次到南方,潮湿闷热的天气让人透不过气。当我乘车来到海油工程在深圳的旧厂区时,同事指着一个方方正正的铁疙瘩说那就是ROV时,我一下子蒙了。这与我想象中的机器人差别太大了!我甚至一度想到了打道回府”。
两周很快过去,韩超慢慢地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节奏,身体也逐渐适应,但困难远不止于此。“ROV是舶来品,在国际工程上已应用60多年,但在我国才刚起步。那时,每个ROV班组分工都很明确:外籍监督和领航员在控制间作业,中方领航员只能在甲板上干杂活。我们连进控制间看一眼如何操作ROV的机会都没有。”韩超说。
如何学会ROV操作?“我认为,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韩超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深入交流,成功打消了外籍ROV领航员的顾虑。“每次ROV下水操作时,外籍领航员都会喊我,‘HAN,你来控制间吧’,我才有机会深入学习。”韩超说。
作为我国第一代ROV领航员,韩超不仅要熟知各类ROV作业流程,还要具备超强的设备操控与维修能力。“由面及点”是韩超学习ROV的秘诀。“第一次接触ROV设备时,我先根据图纸摸透整体功能和运作大框架,有了整体认知后,再分门别类深究每个部件的原理。”韩超说,那段时间,为了摸清楚ROV每一处细节,他天天泡在控制间和维修间,反复拆装零件,不停翻阅资料,几乎到了“着魔”的地步,每时每刻都在思考,甚至做梦都在想。
韩超说:“每次出海观看外籍领航员操作时,我会想象,如果是自己,该怎么操作。为了看懂ROV的英文操作系统和听懂外籍领航员的指导,我一直随身携带电子词典学习英文。”
韩超的这股韧劲儿源于他的父亲。“父亲对我影响很大,他热爱学习,始终保持对新事物的开放心态。只要他想做一件事儿,就会很花心思。”韩超回忆,“刚开始当领航员时,没人知道这是一条通向哪里的路。但是父亲告诉我,只要有自己的追求,家里人都会支持。正因如此,才让我有勇气继续下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仅用5年时间,韩超便达到了高级领航员技术水平,并于31岁成功考取了国际海事承包商协会颁发的ROV总监证书,打破了我国该领域内“零”的记录,同时成为全球最年轻的ROV总监。
发挥主心骨作用
团队成员遇到难题喜欢找韩超,因为什么难题到他那儿都能解决。遇到恶劣海况ROV又必须下水时,按照韩超指出的路径操作,方向绝对不会错;ROV“耍脾气”了,韩超看一看、敲一敲,就知道问题出在哪儿。
凭借着扎实的操控技术,韩超很快担任了海油工程1000米及3000米ROV班组领队,团队在国内各水下作业项目中崭露头角。2012年,韩超迎来了最具挑战性的项目——“荔湾3-1”深水海管铺设水下支持项目,这也是他首次带领自己的班组出海作业。
“这次作业是我国在南海开发建设的第一个深水项目,水深200米至1400多米。这也是海油工程ROV团队第一次执行深水任务。有了第一次的成功,才算打响了深海能源战的‘第一枪’。”韩超说,“当时正值台风季,水下浑浊,10多吨重的海管随风浪上下起伏超过5米。我需要操控ROV精准地将卡环卡进海管钩头。但因为视线太差,ROV活动空间又小,本来已经看好位置,钩子忽然就不见了,浪又将海管抽顶上去。ROV若再往前一步,就会被管子压扁。”千钧一发之际,韩超屏息凝气,死死盯着9台显示器,掐准节点,果断出击,卡环终于顺利“上钩”。
如何能确保“掐准节点”?“操作ROV时,要达到人机一体的境界,它就是我的手。”韩超介绍,在昏暗的海底,ROV仅靠机后一根软缆连接着控制平台,摄像探头都无法准确获知软缆位置。一旦遇到风浪,软缆极易缠绕在海底某处,稍微用力拉扯,就有可能造成软缆断裂,丢失整台ROV。因此,ROV操控过程中,不仅要求领航员能精准测算所有作业参数,还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在脑海中准确绘制出水下实际情况,预判各类潜在危机。
“作为海洋工程建设的重要一环,ROV作业不容有误。”韩超说,“一旦失误,就可能损坏设备。那样,我们只能把设备模块卸下来带回陆地维修,并将造成整个工程施工暂停,每天至少损失几百万元。”为了降低作业风险,ROV领航员需要在海洋工程项目前期开始介入,从水下结构物的设计开始核查每一步的设计标准,检测其是否有ROV的容身之地,周边场景能不能让ROV“起飞”,各零件水下标识是否准确等。之后,ROV团队还要经过建造检查、专家审查、风险分析、陆地模拟等一系列流程,以确保工程作业施工以及后续设备维护的可行性。
“我喜欢这样揪细节,只有将每个风险点都识别出来,才能做到所有风险可控。”细节意识时时刻刻贯穿于韩超的工作中。
2016年,位于南海某油田的一处海底电缆被渔船刮坏,客户找上门来问ROV能不能下水作业。“那天浪高接近6米,一旦操作不当,价值四五千万元的设备很可能瞬间损坏,大家心里都没底。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可以下’。”韩超心里有底,“实际上,我们之前做过波段实验,浪高6米在ROV的负载极限内。一般来讲,大风大浪中下水风险很高,但只要把各类安全隐患考虑到位,就不会出现大问题。”
团队有了大目标
韩超每年出海200天以上,带领作业团队先后完成锚系更换、采油树调试、跨接管安装等无数个水下工程项目,凭借着不服输的精神持续挑战ROV操控极限。
经过多个项目历练,韩超带领的海油工程ROV班组操控愈发熟练,并成功走出国门。2015年,韩超团队迎来海外“首秀”。项目施工中,韩超及其团队不仅高效地完成了所有水下任务,还突破了国际行业指导的20米水深作业限制,创造了ROV9米超浅水作业记录。此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完成了多个国外水下项目。
最令韩超印象深刻的,还是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的一个海外项目。“由于任务地点天气变幻莫测,我们时不时地被迫停工几天。在接近完工的最后一周,所有人都开始撤离,船上只剩下3人。为了不延误工期,我们3人连续3天没合眼,最终顺利完工。项目方对我们的敬业精神称赞不已。”韩超笑着说。
这次项目完成后,韩超在海外市场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陆续收到了国外机构抛出的“橄榄枝”,有的还开出高昂年薪。面对诱惑,韩超一笑而过。“作为中国第一代ROV领航员,我有责任带领团队早日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目前,国内ROV人才稀缺,我想推动建立我国自己的ROV人才资源池,还希望推动ROV设备国产化。”韩超说。
2009年至今,韩超先后培养出25名ROV领航员以及6名高级监督,共带出5个ROV作业团队。在他的带领下,海油工程在国内率先建成了一支ROV作业华人班组,拿回了ROV自主操作权和话语权。 (经济日报记者 杨阳腾)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