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亚花园-2》

文丨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龙文泱

图丨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郭立亮


(资料图片)

通讯员 李叶 曹琼文 吴羽洁

展厅里搭建起了玻璃房,里面五颜六色,房门外排起了长队。一旁的两块方形石头中间,水帘倒流。不远处放了一个话筒,鼓励观众“高声呐喊”,高分贝能让水帘暂停流动,形成悬浮的状态。这样活泼的展厅氛围,与深邃、安静的传统博物馆展览完全不同。

6月30日,“神游——历史时空中的数字艺术”展在湖南博物院开幕,带给观众别样的感受。

探索理解文物新途径

前面的展柜中是湖南博物院的国宝级文物豕形铜尊,商代以猪为造型的酒尊仅此一件。后面是一只巨大的布满绿色线条的透明猪,这是动态装置作品《数字猪尊》,采用了全息扫描获取的数据进行创作,让人们得以“透视”豕形铜尊,了解它的形态和内部结构,产生探索豕尊起源的兴趣。

长沙马王堆汉墓最知名的出土文物之一素纱单衣旁,环绕着3件作品。一件是用真实蝉翼拼接成衣服形状的《如云雾,如蝉翼》,一件是形状像玉璧的《平面隧道》,一件是8字形建筑空间《8字谜》。

《时间的缝》

后两件都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梁绍基的作品。2019年,湖南博物院与南京云锦研究所首次成功仿制“轻若云雾,薄如蝉翼”的素纱单衣,其中攻克的一个重要难点就是蚕丝的粗细问题。梁绍基掌握了蚕的生物钟及其吐丝运动的摆幅,蚕在形体边缘堆丝的规律,由此创作出了轻薄而透明的圆形丝箔《平面隧道》。当丝箔在墙上静静地投下淡淡的倒影时,像是一条无穷伸延的隧道。

如果你不是很理解这件作品,就去《8字谜》里看看。里面有一段视频:蚕吐丝运动的轨迹呈“8”字形,它不断重复,蚕丝蔓延开来。蚕、蚕丝、素纱单衣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看了这几件作品,好像突然有了另外一条道路让你明白了许多。

“我们关注当代生活,当代观众,尤其是青少年,他们看不懂文物,怎么办?传统的展览是文字、图片和器物的组合,现在的展览运用了更多数字技术。我们想以深厚的湖湘文化为基础,尝试用当代艺术和数字技术对文物进行转译,为孩子们搭建起更加有趣易懂的知识谱系。”湖南博物院院长、展览策展人段晓明说,博物馆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的文化遗产,探索当代人如何更好地与之对话,是他们举办本次展览的初衷。

回应人工智能时代

实际上,当代艺术、数字化与博物馆结合的探索,湖南博物院早就开始了。

“首届艺术长沙双年展竟然在2007年就举办了,比法国卢浮宫的第一次当代艺术展早了一年。”在本次展览开幕式的致辞中,法国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终身教授Tony Brown和大家分享了他的“三个惊讶”:惊讶湖南博物院比卢浮宫更前卫,惊讶参观湖南博物院的观众如此之多,惊讶他们支持举办“神游——历史时空中的数字艺术”展这种前沿、多元化的展览。他认为,这种展览的安装和维护难度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很大的,对艺术家和布展团队的专业性也有很高的要求。

《几何机器人未来空间》

而在数字化研究方面,2022年,湖南博物院推出了“听·见湖湘——湖南音乐文物与故事展”。这个基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基于知识图谱的文物展览展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而策划的成果展,通过将音乐文物实物和多种数字展示技术相结合,展示了观众可感知的湖湘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

在本次展览中,来自多个国家的数字艺术家,不仅尝试让湖南博物院国宝数字化重生,还探索了数字艺术与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融合的方法,试图引起观众对生活、生命、大自然、宇宙等的思考。

《我们在这里……》,是新媒体版本的《韩熙载夜宴图》。里面的人物多为现代装扮,在不同的场景中,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以此讨论现在的生活环境。

土地龟裂的粉红色《皮肤》是一件巨型陶瓷作品,它的灵感来源于2022年鄱阳湖大旱。

船桨奋力划动,航船却停在原地。看着《西西弗之船》,一位年轻的姑娘打趣说:“这种无力和徒劳的感觉,真像我的生活。”

《一个惶恐不安的时刻》

两个高高的架子之间有一条窄窄的过道,过道两旁是不停摆动的机器人双腿,从过道通过,真是《一个惶恐不安的时刻》,虚拟世界的“危机”仿佛传导到现实世界。

“我们探索博物馆与数字化结合的同时,也在回溯传统,回归到人本身进行反思。”执行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博士、香港城市大学客座教授张小涛说,这次展览也是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回应。

作者:龙文泱

责编:龙文泱

一审:龙文泱

二审:易禹琳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