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曹茜茜
两年前的今天,袁隆平院士与世长辞。人间少了一位德髙望重的院士,天上多了一颗闪耀的星星。
【资料图】
为了实现“禾下乘凉梦”,袁老踏遍万亩稻田,把自己的心血和智慧挥洒在田间地头。今天的我们,在感念袁院士“喂饱中国人”的伟大贡献之余,也越来越关注这位老人所体现的精神价值。
细数袁老身上的高尚品质,求真务实、崇尚真理、勤俭节约……袁老以实实在在、一以贯之的举动,生动诠释了一个个闪闪发光的美好词汇。在笔者看来,袁老的乐观坚韧,尤其是值得我们学习践行的宝贵品质。面对工作的挑战,他一路高歌《七律·长征》,认为“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面对生活的“小插曲”,他说“我是一个可以把生命当歌唱的人,只要有阳光,就会有生命的交响曲”;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从未表露痛苦,只关心杂交水稻”。在“躺平”“摆烂”之声此起彼伏、“脱掉长衫”的疑虑与现实“撞了满怀”的当下,袁老那份“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精神气概,颇具指点迷津的意义。
“云层之下可能是电闪雷鸣,云层之上永远都是晴空万里。”乐观坚韧,当然不只是一时一事的“自我调节”,靠的是更高的境界和眼光。回首袁老的一生,哪怕身份从“泥腿子”跃升到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始终只专注于田畴。正是这份“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坚定理想与“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的初心不移,让他无论是遭遇“穿林打叶”的挫折,还是获得“名满天下”的盛誉,始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世事纷纷扰扰,我们也许做不到“兼济天下”,但能在踌躇迷茫之际找准目标定位,或更能体悟到乐观坚韧的滋味。
一束鲜花,一抔黄土,是悼念;“好好吃饭”,获得更多灵魂上的饱足,也是悼念。只要我们不忘记,袁老的精神就能常读常新。
作者:曹茜茜
责编:曹茜茜
一审:曹茜茜
二审:尹虹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