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

别把心脏“热”病了

/ 防暑降温 /


(资料图片)

三伏天正值盛夏,此季节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正是养护心脏的最好时机!今天就来为大家科普三伏天养心护心知识。

热邪与心系病症

凡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热邪。中医认为,热为阳邪,易扰心神。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曰:“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曰:“火热受邪,心病生焉。”《素问·刺热篇》中曰:“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

从阴阳理论来讲,心为阳中之至阳,易受阳邪影响导致心火亢盛。热邪旺于夏季,心主血脉,与夏气相通应,火热之邪伤人,最易入心,导致心与脉络损伤,扰乱心神,从而导致心系病症的发生。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毒为火之聚,火热之邪蕴蓄不解成为热毒。病势愈演愈烈,缠绵反复不解,则易形成传变迅速、病势急重之病症。

酷暑天气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对心血管系统的直接影响

天气炎热,交感神经会变得兴奋,从而导致心率加快,冠状动脉张力较高,容易引起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心脏疾病发作。此外,炎热天气会使全身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血液集于体表,皮肤血管的血流量比正常情况下增加3到5倍,心脏本身供血量减少,加重缺血缺氧反应,增加了心脏负担。这种情况下,心肌容易缺血,会出现胸闷、气短、胸痛、心慌等症状。

对心血管系统的间接影响

出汗多

高温天气出汗较多,若补充水分不及时,可导致血液黏稠,流动不畅,或者形成血栓,堵塞血管,甚至大量脱水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睡眠差

高温、潮湿的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不足,过度疲劳导致心烦气躁,这些不良刺激可以直接诱发血压升高、脉搏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脏负荷变大,加重心肌缺血。

寒凉侵

有人说,避免出汗多,还想睡得好,躲在空调屋不出来不就行了?

寒凉之邪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如果一直宅在空调房里,温度调得太低,较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心脏很有可能吃不消,出现诸多问题。此外,从低温的空调房到高温的室外,血管会突然舒张;从高温的室外突然进入低温的空调房,血管又会短时间内快速收缩。冷热环境的反复变化,可导致血压波动大,心脏负荷重,诱发心肌缺血加重,甚至血管的强力舒缩会使冠状动脉内已形成的斑块被牵拉破裂,引起血栓,堵住血管,诱发心肌梗死。冷热交替还易受凉感冒,如果并发严重感染,会显著加重如心衰等危重患者的病情。

血压波动大

天气炎热时,人体的血管处于扩张状态,心血管疾病患者喝冰镇饮料或者吃冰镇水果时,会引起全身血管立即收缩,血压突然升高,容易突发心绞痛,加重心肌缺血,对心脏造成伤害。

三伏天如何养心护心?

注意防暑降温

三伏天的特点是温度高,湿度大。建议户外活动避免太阳直晒,避开日照最强烈的时段,避免长时间的户外活动,减少高温环境工作。

有效补充水分

三伏天易出汗,会造成水分营养物质的大量消耗,正常人每日饮用至少8-10杯温开水(约2000~2500毫升),在睡前半小时、半夜醒来及清晨起床后都适当饮水。可常饮绿豆汤、菊花茶、荷叶茶等,既可补充水分,又能清热解暑。

控制空调温度

进入空调房之前,擦干身上的汗液。使用空调时,要注意调节室内温度,温度不要过低,以24℃到27℃为宜,室内外温差最好控制在7℃以内,空调房间要定时开窗换气,一天开窗通风2到3次,晚上睡觉时尽量不要通宵开空调。

切勿贪食寒凉

酷热天气,多喜贪食生冷寒凉之物,容易造成脾失健运,湿气内生,导致出现消化不良、神疲乏力、腹胀腹痛、大便溏稀等症状。建议少饮冰镇饮料,少吃冰镇水果。

保持清淡饮食

饮食宜清淡,适量增加蛋白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以及瘦肉、豆类、奶类、蛋清、水海带、茶叶等碱性食物,多吃鱼类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少吃甜食及高脂食物,同时控制钠盐的摄入量。

保证充足睡眠

三伏天白昼时间长,相对晚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和休息时间则至关重要。尽量不要熬夜,避免过度疲劳。有条件的话最好中午小憩片刻,午睡时间应尽量控制在下午15时前的30分钟内。

保持乐观心态

夏日心火旺盛,须要控制情绪,减少紧张,少生气,少焦虑,少生心事烦事。保持良好、平稳的情绪,尽量避免大的情绪波动。

进行科学运动

运动要适度,不能过量,最好选择在较凉爽时进行,不要在炎热的中午锻炼身体,切忌在烈日下锻炼,且不应持续过长时间,可选择散步、太极拳、八段锦、慢跑、游泳等运动方式,动静结合,刚柔相济。

按时规律服药

对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炎热天气里要倍加小心。一定要按时吃药,如降压药、阿司匹林、调脂药物等,保持血压、心率、血糖等指标平稳。

加强自我管理

家中要备血压计,监测每日的血压、心率,如不平稳,每日可测量3-4次。此外,对于心衰患者来说,还要备体重计,每隔数天在固定的时间量体重,如果体重短时间内有明显的增高(如连续两三天每天增加1斤)或是按脚踝有水肿迹象,则提示有心衰加重迹象,应及时就医。

来源 | 心血管科 文稿 | 毕颖斐 编辑 | 李瑞 校对| 郭宇 审核 | 东梅 苏玉珂

★ 往期精彩内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