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7点,天刚蒙蒙亮,黎平县真牛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黎平县孺子牛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国邦便一头扎进养殖场,开启他一天的忙碌:拉草、配料、喂牛、清理、消毒……日复一日,一晃已4年。
吴国邦(受访者供图)
“一般早晚各喂一次草料,其余时间都是放养。每年3月以后,基本上都是直接放出去。”在吴国邦眼中,每天早晚是最好喂食的时段,也是及时查看每头牛生长情况的最佳时段。
(相关资料图)
“现在这个基地有40头母牛,每头每年会产1头小牛犊。”望着体格健硕、毛色光亮的壮牛,这位戴着眼镜的“85后”侗家汉子满眼自信,“现在,牛肉需求量变大,市场潜力很大。到年底有望纯赚几十万元。”
“孺子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现于青山之间
2018年,放弃上海白领的优厚工作,吴国邦返乡养牛。为此,他曾遭亲朋好友的质疑和反对。
“当时我想,村里有天然牧场,又有养牛传统,不管大家怎么说,我就是要带领大家规模化发展养牛产业。”谈及返乡创业吴国邦这样说。
选址、搭棚、买料、种草、养牛……说干就干,2019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吴国邦开启了创业之路,成立黎平县孺子牛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黎平真牛农业有限公司,建设凤凰山养殖场、六背山养殖基地。
吴国邦在给牛喂草
返乡养牛、没有技术、缺乏经验,一切都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由于缺乏技术,牛群感染疾病,第一次养殖就亏损了10余万元,让一度自信满满的他备受打击。
吴国邦邀请县畜牧专家为牛“把脉问诊”,还奔赴云南、毕节、安顺等地学习取经,2021年,养牛事业有了起色,净利润超过30万元。
凤凰山养殖基地牛群
40头、300头、400头、500头……2022年,吴国邦的牛舍已扩建至1200平方米,基地产值达700余万元,合作社就近解决48名村民的就业问题,惠及180余名农户。
“有党的领导,有政策的支持,乡亲们一定大有可为。”谈及未来,吴国邦信心满满,“接下来,我将整合资源,配齐设备,优化产业链条,形成产销一体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打响‘黎平小黄牛’品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石含开
编辑吴一凡
二审李劼
三审庞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