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草莓“休眠期”,六枝特区龙河镇一诺吉象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草莓基地内却迎来了新的丰收——遍地玉米黄。合作社理事长张明海和工人们正忙着采收轮作的玉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5月草莓下市就开始种玉米,9月待玉米收完又开始种草莓。选择玉米轮作,不需要用化学药物对土地消毒,不需要除草剂,玉米还可以吸收掉上一季草莓地多余的氮肥。”张明海一边说着一年四季不停歇的种植计划,一边不忘停下自己手里的活儿。34岁的他已是一副干活老把式的模样。
张明海在基地里清除草莓植株残体
2015年从昆明理工大学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后,张明海在云南一家电子产品公司上班。尽管收入不错,但他心里始终有一个念想:“我是土生土长的六枝龙河镇人,从小在父辈的影响下,对土地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总想着尽自己最大的力量高效地利用家乡的土地发展产业,帮助更多父老乡亲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挣。”
说干就干。2017年,张明海返乡创业,成立了六枝特区一诺吉象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考察对比,最终选择了效益较好的草莓产业。“但是种下来才发现,草莓的效益好,可种植也难。不过,我想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做,不断学习,提升种植技术,最后形成自己的一套种植经验。”张明海笑着说。
如今,张明海的种植规模已达到103亩,有专业的草莓生产区和育苗基地,年营业额200万元左右,解决了当地30名乡亲稳定劳务收入,带动50多户通过土地流转增加收入。
“创业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和所有创业者一样,创业初期面临的困难同样在张明海身上发生。家人的不理解、不支持,亲朋好友的冷嘲热讽,资金短缺、技术不成熟导致产业发展受阻等等,这些困境张明海牢记于心,并时刻提醒自己现在的一切来之不易。
“2019年9月8日。”说起印象深刻的一次“闯关”,张明海脱口而出那一天的时间。“当时正值草莓种植季,我带领工人劳作了一个月,按时完成了草莓的种植工作。初种的草莓苗本可以茁壮成长,可是天公不作美,当天晚上一场暴雨,引发山洪暴发。一夜间,刚刚种植好的草莓秧苗,就这样被无情的大水冲走。整个草莓园一片狼藉,大棚变得稀烂……”说着说着,张明海无奈地叹了口气,“但尽管如此,我当时心里就一个想法,面对困难,我不可能低头。”
第三天,待洪水退去,张明海和工人们重振旗鼓,更换损坏的大棚钢架,重新起垄、布置灌溉系统,对土地进行消毒杀菌,重新种植……又接着风风火火地干了一个月,才顺利完成了二次种植。
产业发展路上,像这样的经历还有很多,但张明海都将其归为“创业成功的垫脚石”。正是凭着“遇到问题不后退、敢负责,碰到困难不妥协、敢攻坚,面对机遇不犹豫,敢拼抢”的一股精气神,他打赢了一场场从0到1的翻身仗。
几年来,张明海也未曾停止过探索的脚步,不断挖掘适合当地发展的草莓种植技术,在种植草莓的过程中坚持人工锄草,自己熬制纯中药杀菌剂、诱虫剂,发酵有机肥等,保证草莓在自然环境下生长,让更多人能够吃到绿色健康的草莓,让草莓产业成为龙河镇一张靓丽的名片。
2022年,张明海的合作社获评贵州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这让他更加坚定了发展的信心。“我相信,只要用兢兢业业的实干、只争朝夕的行动、夙兴夜寐的奉献,一定会让青春在这片土地上和激情的奋斗中绽放光芒。”张明海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耀元
编辑 李娟
二审 刘思博
三审 闵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