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7月17日,记者从锦屏县获悉,2022年以来,锦屏县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五大行动”目标,采取开辟“绿色通道”、建立法官工作站、发挥“小法庭”作用及加强“诉源治理”等举措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保障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为进一步快捷高效化解涉农纠纷,该县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对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劳动争议、劳务合同、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涉农诉讼案件,开辟快速受理、快速审理、快速执行的“绿色通道”,做到当天立案受理、当天移送审理或移送执行,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发展。截至目前,共受理涉农案件69件(包含诉前调解29件),涉案金额共计470.88万元。已审结案件62件,法定审判内结案率100%。

建立法官工作站,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建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法官工作站”便民工作模式,在易地扶贫安置点设置法官工作站实现全覆盖,选派资深法官轮流巡回接待,实现人民法院工作重心前移、力量下沉,准确掌握辖区内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以点带面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今年以来,到法官工作站值班6次,接待群众来访30余次,并对接待事项进行分流、化解、答复等实体处置,全部销号。

打造定分止争“门诊部”,发挥“小法庭”大功效。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乡村基层治理的前沿阵地作用,把司法触角延伸到乡村,积极维护辖区社会稳定。配齐“1+1+2”工作团队,精心挑选管理经验丰富、工作能力突出的法官担任人民法庭庭长,确保人民法庭各项工作取得实效。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锦屏县人民法院人民法庭共受理案件161件、审结141件、结案率87.58%,调解66件,调解率46.81%。

为加强“诉源治理”,推动社会治理法治化,该县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和积极推进黔东南州中级人民法院诉源治理“十项措施”,通过持续强化宣传引导、完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类案示范以判促调、发挥部门联动合力等多项措施,不断深化诉源治理成效。截至目前,实现新收案件同比减少47件,下降4.52%;新收审判类案件减少158件,下降21.73%。

胡燕梅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盛道利

编辑 李贝多

二审 张婷

三审 闵捷

推荐内容